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2012年4月4日,这首唱了600年的民谣再次在洪洞县寻根祭祖园祭祖堂前响起。与这一活动关联最密切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
A.禅让制 | B.世袭制 |
C.分封制 | D.宗法制 |
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此后十年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A.全面开展大跃进运动 | B.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
C.初步建立国民教育体系 | D.培育出水稻 “南优二号” |
下面是两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邮票
比较两套邮票,对于中国抗战胜利原因的视角发生了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邮票设计者更加重视历史的客观性 |
B.出于“一国两制”完成祖国统一的需要 |
C.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路线方针调整 |
D.历史的真相随着时世迁移被逐步发现 |
某文件宣称:“近世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于此有当知者,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与所谓‘天赋人权’者殊科,而唯求所以适合于现在中国革命之需要。”该文件的发表推动了
A.辛亥革命 | B.新文化运动 |
C.五四运动 | D.国民革命运动 |
秋瑾(1875年-1907年)在《敬告姊妹们》一文中说:“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何尝不可养活自己呢?也不致坐食,累及父兄、夫子了。一来,可使家业兴隆;二来,可使男子敬重,洗了无用的名,收了自由的福。”据此材料推断,错误的是
A.经济结构的变动影响女权思想兴起 |
B.西方思想冲击了中国人的传统观 |
C.经济独立应是女子自由幸福的基础 |
D.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已经明显转变 |
民国初期,(政府)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这反映了当时
A.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发展实业 |
B.社会转型过程中近代法治制度的逐步建立 |
C.北洋军阀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工商业的控制 |
D.民族工商业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