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破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小岗村,是中国改革的起点。这份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小岗村的做法

A.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
C.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D.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1月上海市黄浦区高三期终测评)日本右翼势力认为:“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下列各项有力驳斥了以上言论的是
①“九一八事变”后,侵占东北为殖民地②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③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占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④进行南京大屠杀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09年1月上海市黄浦区高三期终测评)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刊物名称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A.爱国主义 B.民主科学 C.追求真理 D.平等进步

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令保全,不令倭得”。文中所要保全的国土是()

A.香港 B.台湾 C.东北 D.南京

谭嗣同在1896年《有感》中写到:“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诗句是有感于

A.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B.《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岛割让给日本
C.清政府完全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开辟新通商口岸,列强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009年1月上海市黄浦区高三期终测评)《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