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某一时期报纸刊登的征婚启事一般会有以下几点要求: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这一时期最早可能是
A.明清之际 | B.清末 |
C.民国初年 | D.新中国成立初期 |
马克斯·韦伯在论述某一制度时说:“……全面推行,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否则这个等级会按照藩臣和内阁的作法垄断所有的官俸……追官逐禄者的竞争排除了联合为封建性质贵族的任何可能性;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济身俸禄补缺等级。”下列表述,与此制度相吻合的是( )
A.“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
B.“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D.“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 |
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大意:宫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 )
A.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 B.掌握军政大权,独立决策 |
C.辅助丞相议事,处理政务 | D.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
德意志作家伊拉斯谟批驳马丁·路德的理论,即:大多数的人将注定永远受罚,只有少数人会得救,原因不是他们的生活无瑕疵,而是因为上帝的恩赐。材料信息表明()
A.宗教改革极大的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 |
B.伊拉斯谟的观点更彰显人文主义思想 |
C.路德认为不应该盲目听从教会的说教 |
D.伊拉斯谟批判了教士荒淫伪善的面目 |
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之一的伽利略,被誉为“近代力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和“现代科学家的第一人”,但在当时却遭到罗马天主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这一状况深刻的表明()
A.伽利略反对神学的革命精神 |
B.自然科学与宗教神学之间斗争激烈 |
C.教会为维护自身统治而采取措施 |
D.宗教信仰与科学精神之间的敌对关系 |
17世纪英国商船上的水手都带着武器,此前典型的欧洲商船也都建造有可以架设火炮的平台,而荷兰人第一个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荷兰船几乎不装备武器。这样做()
A.使荷兰最终无法组建大型的商业公司 |
B.是因为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打击了荷兰的海上优势 |
C.使荷兰每一次远航的风险增加,但造船成本和运费也降低,利润大 |
D.是因为荷兰国际关系处理得好,无海盗威胁,同时也降低了造船的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