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帝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锦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32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最早被打破的史实是什么?
材料二:1978—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2)你认为表格中数据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充分展示了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姿态。
——摘编自《国际商报》
(3)据材料回答我国政府为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与此相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4)综合上述探究,你如何认识“对外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李鸿章说:“中国文官制度比西方号,只是军事武器不如他们……西方人的大炮能攻能守,天下无敌。”后来,李鸿章在给别人的信中又说:“西方国家国土面积均不超过千里或数百里,可是每年国家的收入都以百万计,主要是收取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人口等税收……中国如果不早点变法,向西方学习,以贫对富,以弱对强,没有不失败的。”
请回答:
根据李鸿章对待西方的态度判断其阶级派别。
文中李鸿章开始的观点是什么?采取了什么措施?
后来李鸿章的观点发生了什么变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依照李鸿章的主张能使中国摆脱被侵略的命运吗?请谈谈你的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统计,一架波音747客机需要450万个零部件,这些零部件来自六个国家的1500个大公司和15000家中小企业。据报载,2001年9·11恐怖事件发生后不久,珠江三角洲的一些立足于出口的工厂辞退了不少工人,失业的工人怪罪于工厂的老板,其实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本·拉登”,他制造的9·11恐怖事件打击了美国的经济,从而减少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
材料二:20世纪的中国,提出“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 的战略思想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
(2)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3)在世界经济发展呈现这种特点的过程中,中国做出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92年,李鹏在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说:世界旧的格局已经终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上各种力量分化组合,新旧矛盾交织,天下并不安宁。
材料二: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说: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
回答:
(1)材料一中“旧的格局”指什么?“新的格局”又指什么?
(2)哪些因素使“天下并不安宁”?
(3)“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的有利因素有哪些?分我们应当怎么做?
材料一:毛泽东诗词:“┅┅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描写的数风流人物,他们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为我国历史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秦皇汉帝的主要历史功绩各是什么?
(2)在对待思想文化上,秦皇汉武分别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3)为了有效的控制地方,秦皇汉武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4)秦皇汉武为统一货币而铸的货币各是什么?
(5)秦皇汉武对我国历史发展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材料一: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封国的统治者叫国君,国君享有一定的权力和义务。不承担义务者,将受到惩罚。春秋时期,王权衰落,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出现了春秋五霸,割据称雄的局面。
材料二:秦始皇召集群臣朝议。丞相王绾等建议实行分封建国,管理地方。廷尉李斯建议建立郡县制管理地方。秦始皇说:“朕看廷尉的意见很好,地方就实行郡县制吧!”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
(2)实施上述制度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一分析实行这种制度的结果是什么?
(3)你认为当时的国君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2分)
(4)秦朝地方实行郡县制比实行材料一的制度好,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