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国内困难增加……投降危险亦随之严重,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创立显著的战绩,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振奋抗战的军民,争取时局好转……”——1940年八路军总部的战役预备会
请完成:
(1)“国内困难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2)“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是指什么?
(3)“振奋抗战的军民,争取时局好转”是指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初将冶铁、采矿、煮盐等山泽之源下放给私人经营,出现了大量靠经营冶铁、煮盐的富商,形成一股与中央政权相抗衡的社会势力。武帝中期,多次大规模的征讨匈奴,军费开支浩繁,财政入不敷出,朝廷不得已向豪富借贷,而富商大贾却"不佐国家之急"。在此情形下,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对盐、铁实行官管,由政府垄断。
--摘编自万海峰、肖燕《略论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制度》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五年计划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贫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当时种种经济困难正使西方陷于困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经过20多年的实践,它的弊端逐渐显露,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扼杀了人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984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以中央决议的形式,承认了市场的作用,提出了要发展商品经济,这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创举。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人民出版社《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对盐铁经营政策进行调整的目的
(2)20世纪30年代,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是苏联经济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这一体制得到作者肯定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共中央在经济政策制定方面的变化。
(4)综上,谈谈你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认识。
下图为《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请将下列地点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邓世昌壮烈殉国的战役发生地点
B.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战役发生地点
(1)观察下图,请在答题卡图中的图例栏内A、B处分别写出图例的含义。
(2)依图指出秦灭六国过程的特点
政策的制定和调整需与实际相符合,同时又将对国家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领土扩张过程中,美国北方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重要工业的集中地。1860年,美国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四位。而南方盛行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在全国的发展。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决南北矛盾焦点问题的法律文件。
材料二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目的。并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示伟人为缓和政治经济危机分别采取的举措。他们的举措有何相同的积极作用?
材料四去年是我国外交工作开创新局的一年。习近平主席等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重大多边活动,访问一系列国家,取得丰硕成果。周边外交工作进入新阶段,经济外交取得新进展,同发展中国家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同主要大国关系在互动中稳定发展……我国的对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01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4)材料四反映出新时期中国奉行什么外交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的对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的决定性因素。
"近代化"是指近代以来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其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等。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要举办一次以"近代化的探索"为主题的图文展,邀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准备
(1)你可以从哪些途径收集资料?
表解历史
历史事件 |
主要代表人物 |
观点、目标 |
主题词 |
洋务运动 |
A |
师夷长技以自强 |
开近代探索之先 |
戊戌变法 |
康有为、梁启超等 |
B |
圆救忘图存之梦 |
辛亥革命 |
孙中山 |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C |
D |
陈独秀 |
民主、科学 |
开思想解放之门 |
(2)列表归纳相关历史事件,是常用的学习历史的方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上写出上表中英文字母处的内容。并请你为该表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读图释史
材料一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1、图2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图3所示艺术作品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反映了当时哪一阶级的愿望?
文汇历史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蒸汽机的汽笛发出了第一声鸣响,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19世纪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
--摘编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4)举例说明材料二中的"崭新的景象"。指出"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的标志。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你有何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