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但似乎纪念活动争议很多,英国媒体曝光称:德国请求英国在此期间不要举办庆祝活动,以免损害英德关系。而各国学者和政治家们则在反思。萨拉热窝事件”和“慕尼黑危机”。前者让欧洲居然那么毫无顾忌地就滑向了战争。后者因为英国和法国对希特勒的姑息行为导致了大战的爆发。
材料二 中新网2014年3月18日电据外媒报道,今年纪念诺曼底登陆70周年活动将于6月6日在法国举行。尽管受到乌克兰危机的影响,但法国外交部长法比尤斯18日表
示,俄罗斯总统普京依然将受邀出席。
(1)从两则材料对比可见,今天各国对于纪念两次世界大战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其根本原因应该是战争的性质不同导致的,试进行分析。
(2)材料二中,在当下乌克兰危机影响下,法俄有矛盾,为什么法国仍然邀请普京出席纪念诺曼底登陆70周年活动?
(3)从2014年2月18日至今,乌克兰事件迅速升级,事态可能导致三种结果:A像“萨拉热窝事件”一样,导致西方各国对俄国开战,爆发新的世界大战。B像“慕尼黑危机”一样,欧美纵容俄国吞并克里米亚,最总导致俄国发动新的战争。C不会爆发世界性战争。请选择你认为的可能,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13年1月10日以来,严重的雾霾席卷了中国中东部地区,有33个城市指标超过300微克/立方米,其中京津冀最为严重……2013年3月29日北京下军令状,限三年治理大气污染
——摘自人民网
材料三: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八大摘要
(1) 根据材料一判断人类环境恶化大致应开始于什么时期?材料一中石油产量迅速增加,你认为导致世界石油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2分)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联系吗?(2分)
(3)材料二中北京下决心治理大气污染,请你给北京提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4)根据材料三:我们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些粗大林立的烟囱,喷出浓浓的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 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材料一的景象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厂房轰鸣”是哪一动力机广泛应用的结果?
国家:动力:
材料二对于人类历史来说,那些不朽的名字和著作发出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如同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颠覆了君王的绝对权力,告诉人们自由和平等的价值。
——《大国崛起》
(2)材料二体现了欧洲的哪一思想解放运动?举出其中一位代表人物。
运动:代表:
材料三当英国军队从波士顿前往康科德搜夺那里的秘密军需库时,战斗开始了。正是在这次战斗中,有人在莱克星顿草坪打响了“声闻全世界的枪声”。
——《全球通史》
(3)材料三中的“枪声”是哪一战争开始的标志?写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
战争:
转折:
(4)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同一时期的不同领域,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作用:
1815年6月,拿破仑在滑铁卢被反法联盟的军队打败,从此退出了法国政治舞台。小华认为拿破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他发动的对外战争,小玲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波傍王朝的复辟。你赞同谁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一: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 ,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解定,国家前途实则赖之。
——―蒋介石
材料二:鄙人勇愿民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毛泽东
(1)材料一是蒋介石于1945年8月发给毛泽东的电文,材料中的“渝”指的是市。
(2)蒋介石要毛泽东赴渝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3)这次会晤史称什么事件?取得了什么结果?
(4)这次谈判后不久,蒋介石向发动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5)说出三年内战时期三大战役的名称
(6)国民党政权覆灭的标志是什么?(2分)
中、日两国均为世界重要国家,中日关系对世界 的和平与发展影响重大。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
材料四:美国《纽约时报》3日发表社论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2年12月31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要对包括从军慰安妇问题在内的历史谢罪问题进行修正。这是一种否定日本历史的行为,将导致东亚局势不稳定。社论中还称:“安倍一直没有隐瞒自己想偷换过去战争历史的愿望。毫无疑问,否定战争犯罪将会激怒韩国、中国、菲律宾。”
请回答: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这一事件有何影响?此后,在中共及各界人士的努力下,国共开始了第二次合作,那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大敌当前,中国开始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写出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的名称。
(3)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战争犯罪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