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现代史上,中美日三国之间外交关系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依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集中反映了哪两国之间的矛盾与斗争?(1分)这次会议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后果?(2分)
(2)二战中,写出中美等国1942年共同签署的宣言名称?(1分)宣言发布的作用?(1分)
(3)1972年后,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中美关系的改变对中日关系有何直接影响?(1分)
(4)放眼未来,你设想中美日三国应构建怎样的外交关系?(3分)
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请回答:
(1)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2)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于少?
(3)赤壁之战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4)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
请阅读下列史实,回答问题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1)文中的“卫鞅”指谁?
(2)文中反映了卫鞅的什么主张?
(3)你能分析一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吗?
新华网北京2011年10月9日电 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请回答下面问题:
(1)a.辛亥革命前孙中山组建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孙中山把这个政党的十六字纲领在其机关刊物上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是什么?
(2)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说出这一事件发生的准确日期(年月日)。
(3)你认为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如果两岸共同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你认为有什么重大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大作家雨果
材料二:“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便继以私人抢劫。”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1)材料一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
(3)材料二所说的现象发生在哪场侵华战争中?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随近代化的历史,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论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表格,填写时按时间先后顺序
A |
学习西方军事器物 |
|
B |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
C |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
D |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
(2)表格中C的领导人是谁?他领导的运动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3)请说出D的代表人物(写一个即可)
(4)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什么启示?
(5)上述ABCD运动都是在向西方学习,其总体趋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