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每升天然水中含0.01毫克汞或者0.1毫克的杀虫剂,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某研究小组开展了对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种类 |
消化道内 食物组成 |
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 |
||
汞 |
某种杀虫剂 |
|||
A |
鱼(甲) |
鱼(乙) |
78 |
96 |
B |
河蚌 |
水蚤、小球藻 |
25 |
57 |
C |
小球藻 |
/ |
3 |
5 |
D |
鱼(乙) |
水蚤 |
10 |
31 |
E |
水蚤 |
小球藻 |
5 |
15 |
(1)表中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链(网)为 ,河蚌(B)和水蚤(E)的关系是 。
(2)若C中的能量不变,将B的食物比例由C∶E=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B的能量是原来的 倍。
(3)上图为该湖泊生态系统参与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 (填序号),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 ,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成分为 。
(4)分析上表,你认为这一湖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针对这一问题,你将提出什么样的保护或改善建议? 。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体调节免疫功能的信号分子有____________。科学研究表明:长期的焦虑、紧张等会导致机体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使机体不能有效地消灭感染的病毒和癌变的细胞,从而影响了免疫系统的______功能;另一方面,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还会导致____________的分泌量减少,影响了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
(2)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原理如图乙,其中FasL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其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内表达,Fas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其基因可在各种细胞内表达。人们推测,精神因素引起T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在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过程中____________基因的表达受到了影响,从而降低了对靶细胞的识别和结合能力。当HIV 刚进人体内感染T细胞时,表明其突破了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而在被HIV感染的T细胞中______基因表达增强,从而使该T细胞成为相应效应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使人体最终丧失了几乎全部免疫力。
(3)图丙表示神经系统调节免疫反射弧中的一个突触结构。乙酰胆碱受体的离子通道既允许钠离子通过,也允许钾离子通过,当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于后膜受体时,则膜两侧离子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_,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4)为研究钙离子对神经冲动的产生及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否必需,研究者做了以下两个实验:①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时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______,释放神经递质;②将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的药物BAPTA注入突触小体内,同时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若__________,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下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如甲图所示。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______位置处。
(2)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字母)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由0—20千勒克斯的变化中,图甲中的CO2缓冲液的PH值______。
(3)当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叶片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______毫升。若此时叶片的呼吸熵(放出CO2与吸收O2的比值)为0.8,那么叶片光合作用除自身呼吸提供的CO2外,还需从外界吸收CO2 ______毫升。导致此时叶片的呼吸熵小于1的因素是____________。
(4)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____________。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较之实验组向右移了5毫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将甲图中的CO2缓冲液改为水,则实验测得的数据指标是____________值。
果蝇是进行遗传实验的良好材料,现有三瓶果蝇,每瓶中均有红眼和白眼(相关基因为B和b),且雌雄分别为不同眼色。各瓶内雌雄果蝇交配后的子代情况如下:
A瓶:雌雄果蝇均为红眼;
B瓶: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为白眼;
C瓶:雌雄果蝇均是一半为红眼,一半为白眼。
请分析回答:
(1)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果蝇眼色的遗传方式,应选______瓶的亲代果蝇进行杂交;根据______瓶子代的表现性可以判断出,_____性状为隐性性状。
(2)A、B、C三个试瓶中亲代白眼果蝇的性别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三个小瓶中红眼果蝇全部是灰身纯系,白眼果蝇全部是黑身纯系,F1无论雌雄都表现为灰身。同时考虑体色和眼色的遗传,B管果蝇交配产生的F1自由交配后,后代的表现型中灰身红眼果蝇、黑身红眼果蝇、灰身白眼果蝇、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接近于________。
(4)让A瓶中 F1中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再让F2中红眼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则在F3的红眼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芦荟是一种易于栽种的植物,具有杀菌、美容、抗衰老和防晒等作用。请回答相关该植物的问题:
(1)研究发现沙尘天气影响芦荟生长,分析认为;首先沙尘天气直接影响叶绿体中的________产生, 从而影响有机物的合成;其次沙尘堵塞芦荟叶气孔,又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阶段。
(2)芦荟具有一种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CO2并转化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分解释放CO2参与光合作用,如图一、图二:
①芦荟气孔夜间开放,白天关闭,这有利于适应_______环境。
②白天芦荟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CO2的来源有_________和_______;若某一时间突然降低环境中CO2的浓度,短时间内芦荟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填“增加”“基本不变”或“减少”)。夜晚芦荟_______(填“有”或“无”)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
图Ⅰ表示甲、乙两种植物O2吸收速率及释放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图Ⅱ表示某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乙植物O2吸收率及释放速率随环境中CO2浓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与甲植物相比,乙植物适于在__________(填“弱”或“强”)光照条件下生活。
(2)图Ⅱ中,C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Ⅰ是在环境中CO2浓度为图Ⅱ中D点时测得的曲线,现将CO2的浓度由D提高到E。图Ⅰ中B点将____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移动”);若图Ⅰ是在环境中CO2浓度为图Ⅱ中E点时测得的曲线,现将CO2的浓度由E提高到F.图Ⅰ中 B点将____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移动”)。
(4)图Ⅰ中光照强度为A时,甲植物叶肉细胞中气体交换情况与图中__________(填序号)相对应,若长时间处于A点时的光照强度,甲、乙两植物能正常生长的是__________。
(5)在适宜光照条件下为植物提供H218O,一段时间后,下列产物中可能检测到带18O标记的物质是______(可多选)。
A.H2O | B.CO2 |
C.(CH2O) | D.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