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
温度/℃ |
20 |
30 |
50 |
60 |
80 |
|
溶解度/g |
K2CO3 |
110 |
114 |
121 |
126 |
139 |
KNO3 |
31.6 |
45.8 |
85.5 |
110 |
169 |
(1)图1中能表示KNO3溶解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2)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 。
(3)3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碳酸钾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30℃,其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烧杯①中溶解的是KNO3,烧杯②中溶解的是K2CO3
B.烧杯②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若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将得到的烧杯②中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实验:实验室用石蕊染成的四朵干燥的紫色小花。
上面实验:(I)现象_______;说明___________;(II)现象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III) 现象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IIII)现象_______;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在集气瓶内充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再投入几小块活性炭,观察:
〈1〉现象: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原因:________。
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3)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不充分燃烧 ________;(2)木炭还原氧化铜________ ;
(3)工业制二氧化碳 ________;(4)酒精燃烧燃烧 ________ ;
(5)木炭还原二氧化碳________;(6)甲烷燃烧 ________ 。
煤制成蜂窝状目的是 ________;屋内起火不能开窗,如果开窗火会烧得更旺原因是开窗会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