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1)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青铜 B.铝 C.钢 D.生铁

(2)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的_________。
(3)焦炭可把铁从赤铁矿石里还原出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工业上冶炼金属钛时,其中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TiO2 + 2C + 2Cl2 TiCl4 + 2X,则X的化学式为         
(5)在Zn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A、B、C、D、E、F分别为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钠溶液、稀盐酸、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氯化铁溶液中的一种。小明同学为鉴别以上六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Ⅰ:观察颜色

发现只有E溶液呈黄色,其余为无色。

Ⅱ:将无色溶液两两混合

F与D,有气体生成;D与B,有白色沉淀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E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2)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华认为小明的实验无法鉴别出两种物质,它们是    。为一次鉴别二者,可选用以下试剂或用品中的    (填序号)继续实验。

a石蕊溶液

b.硫酸铜溶液

c.pH试纸

d.氯化镁溶液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在净化水的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填“杀菌”或“使悬浮物沉淀”);水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白酒

B.豆浆

C.糖水

D.泥浆

(3)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为聚焦重点,下列符合这一目标的是    

A.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B.工业废水坚持达标排放

C.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增加农作物产量

D.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

(4)t2℃时,向盛有10mL水的Ⅰ、Ⅱ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2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①图2中表示甲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②根据图2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乙

B.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升温可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1℃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70g溶液

图中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通常状况下,B是物质世界里最轻的气体,A、E为氧化物,D、G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F是制玻璃、瓷砖的原料(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    

(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G→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C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当温度为   ℃时,甲和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3)若采用升温、恒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则该物质是    

(4)将t3℃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

古往今来,金属材料和制品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三星堆遗址发掘现场出土了华丽的鸟型金饰片,金能被加工成超薄金箔,是因为金具有良好的   ;同时出土的铜头像、青铜神树等表面有锈迹,铜生锈的主要原理是:2Cu+H2O+O2+X═Cu2(OH)2CO3,X的化学式为    

(2)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在滤液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②向滤渣中再滴入稀硫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填名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