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A.燃烧的条件 B.铁钉生锈的条件
C.证明CO2与NaOH反应 D.分子运动的现象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         洗的方法。
(3)实验C是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瓶①)的作用是                ,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盐酸,烧杯②中液体是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其中盐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填反应类型)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金属资源的保护 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下表是100g某食品的部分营养成分:

总热量

蛋白质

糖类

油脂

2060kJ

50g

20g

20g

5g

5.6mg

3.3mg

8mg

该食品中没有列出的营养素是  

(2)为了防止儿童佝偻病,必须摄入富含  元素的食物.

(3)氢氧化钠能杀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它的俗称为  

(4)下列数据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常温),其中呈碱性的是  (填序号).

pH

3.5~4.5

2.9~3.3

6.3~6.6

7.6~8.0

食物

A.葡萄汁

B.苹果汁

C.牛奶

D.鸡蛋清

(5)为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将二氧化碳进行转化.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前

 反应后

 A

 B

 C

 D

①物质C是由  构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②以上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③该反应中C、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是  .D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氧化汞加热分解:   (2)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3)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4)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5)稀硫酸与硝酸钡溶液反应: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分子  ;(2)硫酸钾  

(3)4个铵根离子  ;(4)菱铁矿的主要成分  

A﹣J及X均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其中C为常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F为蓝色沉淀,H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I和X为常见的金属单质,E为蓝色溶液,J为浅绿色溶液,B、D、E、G、J的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为  

(2)写出A的一种主要用途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B+Na2CO3→C+D  

②X+E→I+J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温度为  ℃时,A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把A、B物质各30g分别加到5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代号)

(3)t2℃时,将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用字母代号和“>“、”<“或“=”填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