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4年1月23日,在“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强调了反腐败的“三性”,即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他说,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这透露出中央近期反腐败工作的方向和基调。而在此前一天的中纪委全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材料二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2014年2月24日,中央第七巡视组向安徽省反馈巡视情况。中央第七巡视组组长马铁山代表巡视组作反馈,省委书记张宝顺主持会议并讲话。马铁山指出,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严格执行政治纪律,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积极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和党的干部工作路线,促进了全省各项工作的开展。
材料三 2014年2月18日,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海南省副省长冀文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这是马年第一位被查的省部级官员。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谈看法】欧洲时报网刊文说,连日来中共反腐大戏连台,这表明中共反腐斗争走向纵深,“打虎”行动正在深入“虎穴”,“大虎”、“群虎”一起打。这体现了思想品德课中的哪些观点?
(2)【做宣传】反腐败,无疑是“十八大”后最惹人眼球的焦点,种种迹象显示,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成为中央的重要任务和工作目标。请你围绕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拟定两条活动标语。
(3)【下决心】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用三个“依然”来形容腐败形势,即“腐败现象依然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作为中学生,今后你应怎样为抵制腐败现象做出积极的贡献?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龙东卷)】【全民阅读书香中国】
材料一:4月23日,第2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2015年书香中国暨北京阅读季、首届书香青年读书文化等活动纷纷启动。在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今天,要全民行动,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提高精神境界。
材料二:阅读是一个民族持久的功课,要用优秀的作品滋润心灵、引导思想、传承观念。阅读也是一项长久的文化工程,要常抓不懈。
(1)“全民阅读”活动属于哪方面建设?
(2)“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
(3)第2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不得与材料重复)(2分
(4)日常生活中你的阅读方式有哪些?
(5)学校要开展读书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方式。
(6)请你为同学们推荐两本好书。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营口卷)】【携手同行 传中华美德】
材料一:2014年11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组织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该系列教育活动拟持续开展,第一个周期为三年,从2014年11月至2017年12月,每年举办一届。
材料二:某大学学生纪名扬,看到一位八旬老人摔伤后,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实施救护,直到老人得到妥善救治,他才悄然离开。
(1)材料一中关于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属于社会主义① 建设的② 方面的内容。
(2)材料二体现了纪名扬同学在自觉履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请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什么?
(3)请你从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内容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实际谈谈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4)为了响应国家开展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你所在的学校将开展一次以“做传承美德好少年”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活动方式?(至少举出两种)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营口卷)】【“一带一路” 促交流发展】
材料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让中欧合作注入新动能,更强劲、更高端的共同发展新格局雏形初露。
材料二:“一带一路”是面向未来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计划,不仅刺激中外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更重要的是它还将促进文化间的交流。“汉语言、方块字、京剧、剪纸、儒学、中国功夫、中华美食……”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像一条历史悠久的文化长河,从远古流到现在,从现在流向未来,从中国流向世界。如今近五万法国人学习汉语,十万中国青少年学习法语,中国在欧洲38个国家共创建了158所孔子学府等,这些无一不刷新了中欧友谊的时代内涵。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带一路”的倡议,体现了我国实行的哪一项基本国策?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基本国策?
(3)请列举出体现这一基本国策的具体事例。(至少两个)
(4)材料二中划线部分体现出的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有何影响?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常德卷)】材料一:2014年暑假,初中生小军随父母一起出国旅游,到了很多地方。小军走出国门,领略异域风光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的崛起:外国市场上到处可见中国产品;很多国家的路标上有了中文标识;不少国家开办了“孔子学院”,外国公民说中国话的越来越多。在旅游结束回来的飞机上,小军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非常自豪地说:“我骄傲,我们是炎黄子孙,我是中国人。”
材料二: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交流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很悲哀。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材料三:当前,全社会都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阅读材料后,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小军的感慨“我骄傲,我们是炎黄子孙,我是中国人”说明了什么?
(2)请你对材料二进行点评。
(3)结合材料三,请你从“诚信”或者“友善”的角度,谈谈中学生应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益阳卷)】2014年4月13日,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已经有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路一带”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古代通过丝绸之路,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技术和丝织品以及金属工具传到西域,极大地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同时,印度的佛教哲学、希腊的雕刻艺术等传入中国,对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非常大。
(1)为了响应习主席的号召,我们应该树立什么观念?
(2)请你根据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