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强调,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1)抗战精神是什么精神的重要体现?这种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2)实现“中国梦”为什么需要这种精神?
(3)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是什么?
品读新闻,品味人生
2015年4月2日,《闽东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福安三中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志愿活动》的报道,介绍了3月28日学生志愿者来到穆云乡虎头村开展“赏桃花、学雷锋、献爱心”义卖活动。并将义卖所得资金近2000元捐助给穆阳当地敬老院。
记者问起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时,同学们这样说:
小王:我们向游客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耐心说明活动目的,虽然我们卖的商品比其他商贩的价格高一点,许多游客都喜欢购买我们的商品,并且夸奖我们“做得好”。
小李:活动开始前,我们相信我们能成功。有人嫌弃我们的东西贵而不买,个别人说学生就该在学校好好学习,不要多管闲事。我们为了多给孤寡老人募集资金,对这些人的闲言碎语置之不理。
小陈:事前我们想了许多办法推销商品,并对每个人的工作做了明确的分工,我们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取得喜人的成果,我们很高兴。
根据以上同学的说法,运用自尊自信的知识分析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
2015年1月10日上午9时半,备受关注的房祖名容留他人吸毒案在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开庭。法院经审理后当庭作出判决,以容留他人吸毒罪判处房祖名有期徒刑6个月,罚金2000元。
(1)房祖名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
(2)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3)举两例来说明吸毒可能造成的危害。
材料一:一个未成年人的道路:上网——抽烟——吸毒——抢劫——监狱。
材料二:某校初二学生小凡,因父母离异,疏于管教,渐渐地同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混在一起,经常旷课,打游戏,出入歌舞厅等,后来发展到偷盗、敲诈、勒索,但感到来钱太慢,于是,伙同其他人进行抢劫,共作案20起,涉案金额达3万多元,其中有三起刺伤事主,公安机关将其缉拿归案,法院依法对其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2000元。
(1)小凡身上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
(2)怎样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3)两段材料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材料一:小张是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前几天在一公园游玩时,发现几个女青年边吃东西边把果皮扔在地上,于是立即按动快门。不料她们立即围过来,要小张把底片交给她们,否则就告小张侵犯她们的肖像权。小张非常矛盾,不知是不是应该将照片投给报社 。
材料二: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马某窃取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给同班同学陈某的邀请信,并假冒陈某之名拒绝了该大学的留学邀请,同时向该校推荐自己。事情败露后,学校开除了马某的学籍。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小张是否侵犯了那几个女青年的肖像权?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马某侵犯了陈某的什么权利?为什么?
〔忠实履行义务〕
小勇的一天:
早晨,八年级学生小勇背起书包上学,到了学校,小勇把吃剩了的早餐随手往教学楼的楼梯边一扔,走进了教室。午饭后,小勇到邮局寄信,回校的路上,看到有两名社会青年在持刀勒索一名低年级的同学,小勇急忙到附近的公用电话亭打“110”报警。放学后,小勇用自己的零花钱给生病的妈妈买了她喜欢吃的蛋糕和水果。晚上,他就前两天社会调查中了解到的“六合彩”赌博泛滥的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了综合治理的书面建议。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小勇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至少各写两个4分)
(2)请你指出小勇的哪些行为不正确?为什么?
(3)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你打算怎样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