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宋同学特别关注家乡的发展,今年他和父亲回到皖南的农村老家过春节,惊喜的发现了许多变化,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摘录几则,我们一起来分享。
【美丽乡村】
老家的房子集中连片建设,一色的楼房,和城市的小区差不多;老家新建了许多文化场所,农民和市民同样可以跳广场舞;老家的路平坦了,小河里的水清了,树上的鸟窝也多了……
(1)材料中的变化反映了什么?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徽风皖韵】
在爷爷家生活的日子里,小宋的堂弟带他游览了皖南龙川的胡氏宗祠、棠樾牌坊、西递、宏村等古村落,感受到了了徽商的大气和徽文化的魅力。
(2)从徽文化中你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应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心随“霾”痛】
在回城的路上,原本两个小时的车程因为雾霾天气的影响,他们足足用了六个小时才到家。
(3)雾霾天气日益严重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金华有个体工商户26万户,私营企业4.8万多家。个私民营经济总量占全市GDP的90%左右,实现工业产值占全市总量的97%以上……
材料二、最近,浙江各地陆续公开2013年经济数据,杭州、宁波“第一阵容”的领军地位依然坚固……金华位于“第三阵容”末尾……“前有标兵、后有追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跨越式发展刻不容缓。
材料三、2014年1月,金华市委作出关于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赢得发展新机遇的决定;健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体制机制,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产业转型升级;主动接轨上海自贸区,借助其辐射国际市场,实现金华持续健康发展。
(1)材料中的各类主体属于哪种性质的所有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现阶段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
(2)联系材料和相关知识谈谈金华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结合材料一三,谈谈促进金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有哪些?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2013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2013年,南平市在民生领域共完成投资34.29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等22件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全面完成。
(1)情境体验--看完以上两则材料,你最想说什么?
(2)问题探究--有同学认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之所以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3)心灵感悟--要从根本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就必须坚持以_______为中心,这是兴国之要。
(4)行为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不能认为只是政府的事情,也需要你、我、他的积极参与。你认为自己应该参与做些什么?

三严并重确保安全
为了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三个最严",即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三个最严"表明的是一种"零容忍"的态度,即便是出现1%的问题,也将用100%的努力去解决。
(1)为什么要用"零容忍"的态度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请从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保护人的生命健康权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三个方面分析。)
(2)请写出能够保护"舌尖上的安全"的两部专门法律名称。
(3)作为消费者,你将如何保护自身和他人"舌尖上的安全"?

学习榜样、立志成才
王龙,南平市建阳水吉镇人,1998年出生时落下脑瘫后遗症,从小一直不能开口说话,双脚不能行走,双手拿不住东西。但他用坚强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书写传奇:2009年9月进入了建阳启智学校学习;2011年参加南平市残奥会荣获肢残组两项全能第一名;2012年转读西门小学的正常班;2012、2013年暑假骑自行车从建阳出发,分别到过香港、北京;2013年荣获福建省第二届"美德少年"提名奖。
(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王龙具有品质。
①自尊②自信③自傲④自负⑤自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⑤

(2)小军看了王龙的事迹后说了以下三点感受,请你辨别。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①对待挫折,态度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
②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需要别人帮助。()
③良好的品质并非与生具有,需要靠平时自觉培养。()
(3)请从(1)的正确答案中选择一种品质,谈谈它对一个人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传承家风、和谐社会
依据2013-2014学年《时事》(初中版)第5期第34页《如何看待家风》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1)"我家的家风"这一框题的内容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如何理解家风与社风的关系?
(3)如何传承好的家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