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 改善民生
2013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2013年,南平市在民生领域共完成投资34.29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等22件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全面完成。
(1)情境体验--看完以上两则材料,你最想说什么?
(2)问题探究--有同学认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之所以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3)心灵感悟--要从根本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就必须坚持以_______为中心,这是兴国之要。
(4)行为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不能认为只是政府的事情,也需要你、我、他的积极参与。你认为自己应该参与做些什么?
【生命真谛我感知】为强化校园安保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学校举办了一次“珍爱生命”图片展。鼎鼎同学参观后,写了两份观后感。
(1)【感悟生命】请运用思想品德学科知识,补充完成以下观后感。
(2)【展现魅力】高位截瘫的张海迪是在轮椅上书写了独特人生,作为青少年我们该如何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呢?
(3)【生命箴言】请你为自己写一句有关生命的箴言。
【我的青春我做主】走进中学,跨入青春期的大门,开始了人生最美丽的春天。面对青春,我充满好奇,装型扮“酷”,张扬个性,却遭遇非议;面对生活,我充满期待,崇拜明星,渴望异性,却溺于幻想;面对社会,我充满激情,盲目从众,向往独立,却脱离现实。
――鼎鼎的内心独白
(1)【揭示问题】“鼎鼎的内心独白”反映了什么问题?
(2)【请你支招】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解除困惑】中学生装型扮 “酷”,张扬个性,为什么却总遭遇非议?
(4)【祝福青春】解决内心困惑之后,鼎鼎慢慢体味到了青春的幸福。因为拥有青春,
。(请用一句话将横线的句子补充完整)
【把握学习新节奏】
材料一:鼎鼎满怀希望进入中学,可刚过一个星期,他就感到无所适从:一个星期那么多的科目和作业,不知从何下手;老师的讲课方法感觉不习惯,一时接受不了;面对课外众多的兴趣活动,不知作何选择;少了父母、老师的唠叨还很不习惯……
材料二:10月份,鼎鼎所在的学校开展了“全民阅读,书香校园”的读书月活动,这一活动激发了大家好读书、读好书的意识,同学们享受到了书籍带来的快乐,鼎鼎也受益颇多。
(1)【学习宝典】鼎鼎想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做学习的主人,结合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经验,请你给他提些建议。(至少三点)
(2)【读书心得】在读书过程中,鼎鼎准备围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做舟”这两句话写一篇学习方面的心得体会,请你试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他的感受,并简要说明理由。
(一)感受:
(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好书共享】请向你的同学推荐你读过的2本好书(不能写读过的课本)
北京市一个普通的女中学生张穆然在16岁时患了癌症。面对绝症,她顽强乐观,清醒冷静。在治疗过程中,小穆然拒绝用麻药,她说:“我不能让自己脑子坏了,我要学习,我要清醒地度过每一分钟。”她理解生命“不是数量词,而是质量词”,总是把痛苦留给自己,而用真实的快乐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在病中,她还应聘担任母校的校外辅导员,为同学讲解生命的意义;在医院,她整天给别的病人解闷,增强他们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平时,她还帮助护士出板报,宣传抗癌知识。
要求:(1)拟定合适的题目(2)观点鲜明(3)字数在200字以上
某学校为提高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诚信校园,举行了“诚信”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请你帮助它们完成。
(1)小王同学想在“诚信问题面面观”栏目中列举同学们存在的诚信问题,以警示大家。请你帮助她完成任务(日常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不少于四个)。
(2)请你写出两个与诚实守信有关的名言警句。
(3)请在“校长信箱”栏目中向本校校长提几点加强中学生诚信教育的建议。(不少于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