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电梯不礼让妇孺和老人、不主动帮助行走不便者、驾车不避让行人……时下,不少中国人这些看似小节的行为让很多外国人不解。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 A.不拘小节有损国家和民族形象,要依法严惩 |
| B.文明的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顺其自然 |
| C.礼貌礼仪事关国家和民族形象,应当注重 |
| D.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必在乎外国人的看法 |
2011年11月29日,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 ()
①是加大扶贫力度的重要举措②体现了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③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④表明我们在分配中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 | D.①②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②毛泽东思想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④ D③④⑤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功进行了15次航天发射,“蚊龙号”深潜成功,成功举办“世博会”、“亚运会”,京沪高铁全线铺通,中国大陆县城全部通上公路。我国取得上述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 A.坚持了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 |
| B.坚持了科学发展观 |
| C.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 D.坚持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2013年5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时强调:政府应该继续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以下对公平正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公平正义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 |
| B.追求公平、维护正义是时代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 |
| C.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得到应得的利益,而不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就是公平的,否则,就是不公平; |
| D.没有公平、正义,人际关系不会和谐,社会也将失去文明的动力; |
在新华网与半月谈杂志社联合开展的“中国进步我来点——十八大每日调查”活动中,“腐败”、“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关乎社会公平的话题居于前列。人们对这些问题的高度关注直接表明()
| A.公正的制度是人们获得公平的保障 | B.个人和社会都渴望和需要公平 |
| C.公平有助于提高效率,维护秩序 | D.公平都是绝对的,没有相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