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2013年6月8日,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廉思课题组在北京举办我国首部青年蓝皮书《中国青年发展报告》发布会,第一次提出“拐点一代”的时代论断。书中指出,“刘易斯拐点”、“老龄化拐点”、“城镇化拐点”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三大拐点。其中,“刘易斯拐点”预示着中国将由生产型社会化向教育型社会化转变。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意味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逐渐消失,支撑我国经济30年高速增长的丰富劳动力开始变得稀缺。对劳动者知识技能要求的提高,导致青年所必须的学习期限延长,参加工作的时点推后。广大青年将接受更长时间的教育型社会化熏陶,较晚地体验社会责任感,具有普遍的乌托邦倾向,形成自己价值观的机会多。
思考:
(1)请你结合材料概述“刘易斯拐点”的社会特点。
(2)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代青年在“刘易斯拐点”到来之际如何应对?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探究名人名言 自觉承担责任
在复习《承担责任服务社会》一单元时,思品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以下名人名言,并设置了相关问题,请你和大家一起来的探究吧。
名言一:“站牢在自己的岗位上,要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陶行知
名言二:“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
(1)知责任:你知道责任的含义是什么?
(2)明责任:据你所知,每个人应该承担哪些方面责任?
(3)负责任: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4)真行动:为了倡导同学们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团委会决定向全校同学发出倡仪,请你写出倡议书的重点(至少2点)

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
材料一:目前,在我国655个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约200个城市严重缺水,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用水消耗的大量增加,我国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
材料二:观察漫画与图片:“熟视无睹”和“有水难喝”。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我国目前的严竣的资源环境状况,谈谈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的重要意义。
(3)面对上述问题,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做为青少年能做些什么?(至少2点,4分)

关注科技·加强创新
材料一:2013年12月14日晚,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中国已成为继苏联、美国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
材料二:

国家
中国
美国
日本
科技实力分值
32.8
89.3
58.57
符合科学素养条件人口比例(%)
0.3
6.9
4.4

(1)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什么?例举一项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成就
(2)为解决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我国应实施什么战略?加强哪些方面的创新?
(3)在科学技术备受重视的今天,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至少2点,4分)

材料一:广州市政协党委曾志伟在今年年初的广州“两会”上,向人们展示了一幅长达9米的审批“万里长征图”。他说,企事业要办一个项目,从立项到审批完成,要跑20个委、办、局,53个处、室,盖108个章,需耗时799天。
材料二:河北籍“北漂”小伙小周因工作需要,需办理出国护照。前后6次,共跑了3000多公里,耗时近一年,最后在记者陪同下终于把证办好。此事经央视曝光后,有关部门对工作人员刁难办证群众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处理。相关人员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2)我们国家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什么?根据这一治国基本方略,请谈谈政府部门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3)如果遇到类似问题,你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反映?

材料一:八年级学生小明对父母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写作业”之类的话尤为反感,甚至听到他们提醒自己“快起床”、“天冷,多穿点衣服”的话都心生厌倦,更不用提父母过问小明的考试成绩了。有时小明从心里讨厌自己的父母。总之,小明反感父母说的每一句话。
材料二:《诗经》中“哀哀(aí)父母,生我劬(qu)劳。”意思是说: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1)从小明的内心独白来看,他出现的明显心理特征是:①
从小明自身来看,产生这种心理的主要原因是:②
③请你为这类同学提两条改进的建议。
(2)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你还会如何规劝他?
(3)从父母的举动中,你有什么感悟?
(4)作为子女,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