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研究战争,反思战争,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战争探源】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资本主义世界深刻影响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经济领域重大事件。
【战争对手】
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其中哪一个军事集团的性质完全不同于其它三个军事集团?在加速两次世界大战结束过程中,俄国分别有怎样的行动?
【战争创伤】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其中一战中有“绞肉机”和“屠场”之称的是哪一战役?一直以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始终不愿承认当年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罪行。请举两例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在湖南犯下的罪行予以驳斥。
【战争反思】
世界大战的硝烟虽已远去,但时至今日,破坏世界和谐的事情仍旧时有发生。其中威胁世界和平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请综合上述问题和所学知识,就如何构建和谐世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谈谈你的建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俄国十月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简答题
战国时期各国都进行重要的变法,其中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有吴起变法,秦国有商鞅变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商鞅变法时当时秦国的统治者是谁?变法开始的时间是哪一年?
(2)请写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3)商鞅变法,因触犯了贵族的利益被车裂而死,请问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请说明理由

请回答有关造纸术的问题: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于何时?
(2)东汉时期谁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被称为什么纸?有何优点?
(3)纸的发明有何意义?
(4)请你说说你在哪些方面需要用到纸?

【曙光绽放】
在屈辱中觉醒,在探索中前进。终于我们看到一线曙光,看到了前进的方向。
材料一

材料二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革命的大旗,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从此从胜利走向胜利。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这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长春讲话
请回答: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这场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
问题二:结合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条件是什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发生在何时?党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问题三:根据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革命大旗,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始于哪一事件?
问题四: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曲折探索】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曲折前进。
材料一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2007年《复兴之路》
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伤害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四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问题二:材料二中的戊戌变法在政治上的主张是什么?他它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请列举此次变法的两位代表人物(材料中提到的人物除外)。
问题三:材料三中的“革命”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此材料概括这场革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问题四:材料四中的“三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由此引发的这场运动在当时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问题五:综合上述材料,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对此你有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分40分)
【勿忘国耻】
1840~1901年的60余年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欺凌,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材料一

材料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三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温家宝2007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中的三幅图分别代表了近代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依次写出三次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问题二:请将下列条款内容结合材料一中的图片进行归类:
①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②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增开重庆等地为通商口岸
⑤开放广州、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⑥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图1:图2:图3:
问题三:材料二的这幅挽联是为哀悼哪位清军将领而撰写的?他在哪场战争中为国捐躯?并写出战争发生的时间。
问题四:这些侵华战争的最终结果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结合材料三分析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你有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