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最高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为秦王扫六合奠定坚实基础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之后秦王为巩固统治开创了什么政治制度,确立了我国两千多年王朝统治的基本体制?
材料二 2014年4月30日,在乌鲁木齐火车南站出站口接人处施爆。案件造成3人死亡,其中1名系无辜群众,2名犯罪嫌疑人当场被炸死。
(2) 新疆“东突”恐怖分子的这一劣行,是分裂国家的犯罪行为。请你用史实说明新疆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三 1368年至1840年是明朝和清朝前期。这一时期,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3)据材料三,请举出清朝前期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的措施两项。
材料四 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后来,“一国两制”的构想得到全国人大的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国策。
(4)据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我国成功运用“一国两制”的构想,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步骤是什么?
(5)纵观中国历史,结合当前形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体系)的三次大变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两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世界格局分别称作什么?起支配作用的国家分别是哪些?
(2)某学者拟撰写题为《冷战的起与止》的著作,回顾冷战历程。作者应该对体现冷战对峙的事件进行评述,请你为他推荐两个重大事件。另外应该用什么事件作为冷战结束的标志?
(3)概括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

德国和日本是当今世界两个举足轻重的资本主义强国,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有诸多相似和不同之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30年代,两国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有何共同举措?
(2)在二战中,两国的发动战争的方式有何共同点?请各举一例。
(3)二战后,两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其共同原因是什么?
(4)如图,仔细观察思考下图,从中可以看出两国对待二战分别持什么态度?

随着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大国崛起问题一时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5月1日,来自世界25个国家的商界、政界代表人物参加在伦敦召开的万国博览会开幕式。万众喧腾中,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生搬硬套。
材料三 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这一年,距离这个新国家的诞生仅仅118年,距离这片新大陆被发现也才400年。400年来,它从欧洲汲取营养,发展自己;118年来,它创造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17—19世纪在英国发生哪两件大事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大国?
(2)历史是奔腾不息的洪流,事件就是影响沧浪前进的沙石。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当时日本“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19世纪后半期有哪两件大事促成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4)结合世界史上大国崛起的现象,请你从政治或经济方面谈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太学里把《诗》《书》《礼》《易》《春秋》作为封建教育的传统课程。
请回答: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是什么?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哪一位皇帝采纳谁的建议而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有何作用?
(3)假如你在当时的最高学府里读书,那么你读书的地方应该在哪里?你所接受的教育属于哪一学派的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经济上推行均田制,使游牧为主的鲜卑族变为农民;政治上迁都洛阳,实行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设立三长制,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文化和风俗习惯上全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历史上哪次改革?这次改革的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历史上哪次改革?进行改革的是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什么政权?这次改革有何影响?
(3)两次改革有何相同点?请任意写出一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