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开放,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对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又诏革衣服之制……又诏改国姓为元氏姓。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1)材料一是对哪次改革的评价?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世界上掀起了资产阶级改革的浪潮,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迅速扩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请举出一例史实,说明上述历史观点。与此同时,中国进行了—场向西方学习的运动,这场运动是什么?
材料三 30多年前,在邓小平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3)说明甲图、乙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4)分析丙图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5年是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是举世闻名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我国专门成立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小组,安排了一系列纪念活动。
此次开展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旨在宏扬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的
优良传统,增强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社会发展。
材料二:1992年,由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共同组织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沿着哥伦布当年发现新大陆的航线还球航行,以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
请回答:
①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西行去开辟新航路分别开始于那一年?
②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航分别出自什么目的?
③他们最远分别到达哪里?分别对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
读材料: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1、该诗描绘了什么历史事件?(4分)
2、“唐风洋溢奈良城”说明了什么并举例说明。
材料一:他是唐朝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的皇帝,他认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毛泽东评价唐朝一位皇帝:“她的确是个治国天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他为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材料三: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
(1)材料中描述的皇帝分别是谁?他们的统治分别称为什么?
(2)材料一皇帝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一皇帝特别重用贤才和善于纳谏,请举出当时的三位名臣。
(4)材料二皇帝大力提倡科举,请举出她完善科举的两项措施。
阅读材料: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1、材料中“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是什么制度?他在哪个朝代产生的?
2、概述这一制度的影响。
3、谈谈你对考试舞弊的看法,并就如何杜绝此现象,提出自己的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灾难,到处是残砖断瓦,人们流离失所。法西斯德国和日本在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本国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材料二:战后初期,有人站在德国首都柏林的街头,望着满是废墟的城市,哀叹即使清除这些瓦砾也要花上二十多年的时间,要想复兴真是比登天还难。可是,西欧国家和日本不仅很快清除了战争的废墟,还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请回答:
(1)分析德国和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最终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道理?(6分
(2)德国和日本在战后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异同点?
(3)从德国、日本、西欧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借鉴哪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