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当今世界举足轻重的大国。纵观美国历史,美国善于变危机为转机,变机遇为机会,实现跨越发展、持续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请根据下面两张图片,分别说明美国在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期面临怎样的危机?结合所学知谈谈美国在把这两次危机变为转机中,怎样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美国抓住历史机遇,后来居上,实现了快速发展。举例说明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取得的成就?(1例即可)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全世界都面临着法西斯主义的严重威胁。美国从什么事件开始加入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阵营中来,和中国、俄国等国家一起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希望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二、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三、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民族政策,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之下,西藏人民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
——《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1)据材料一,概括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如下:(一)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并考虑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在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五)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
(2)据材料二,说说我国解决香港问题的最基本的目的和采用的基本方针。
(3)近年来,我国的海域划界和海洋主权不断受到挑战。钓鱼岛、南海岛礁主权屡被侵犯,个别国家无视国际法和我国主权,肆意占领我国海洋领土、非法抓扣我国渔船,进行石油开采、渔业开发、旅游开发等经济活动,并在国际上大打舆论战。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我国应当怎样应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这是两国政府换届后,中美元首之间首次面对面接触,此次会晤备受世界瞩目。
材料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
请同答:
(1)2014年是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多少周年?
(2)根据材料二举一例说明中美两国有哪些不同点?材料二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倡议?
(3)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两国处于敌视对立状态,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搠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
材料二: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穷流搠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英国从中国学去的是什么考试制度
(2)这种考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这种考试制度表明我国选官制度有了怎样的转变?
(4)明清时期,这种考试制度有何转变?
(5)结合材料二,你认为当今中国的考试制度有何优点和不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安居乐业、辛勤劳动。随着社会的渐趋和平与经济的发展,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一些令人津津乐道的“盛世”。
材料二
(1)你认为盛世有哪些指标?
(2)请写出隋唐时期出现的三个“盛世”
(3)从材料二的图一和图二可以看出唐朝时期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这种对外政策,对我们有何启示?
(4)说说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
材料二: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怎样的演变趋势?
(2)、“天上神仙府,地上宰相家”,丞相位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对皇帝威胁最大,丞相制是被谁废除的?
(3)、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三省是哪三省?
(4)、元朝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首创了什么制度?
(5)、内阁的设置和军机处“跪受笔录”分别是哪个皇帝的创制?
(6)、结合材料二你认为皇帝专权有什么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