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扬州全面贯彻党的十八精神的第一年,更是扬州改革开放跨越发展的
一年。某校九年级同学开展以“我的扬州梦”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请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共享新成果】一年来,扬州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表为一年经济发展的成就:
|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
| 3250亿元 |
增长12% |
30700元 |
增长9.5% |
14145元 |
增长11.5% |
(1)上表数据,你能提出哪些有效信息?体会取得上述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坚定新路线】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改革要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十八届
三中全会绘制了收入分配改革路线图:即通过改革逐步形成“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
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格局,确保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改革红利。
市委市政府也强调,扬州必须沿着这个“路线图”坚定不移地打赢收入分配改革的
攻坚战。
(2) 你认为“路线图”特别强调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来享受更多的改革红利,体现了什么?
【勇担新重任】中共扬州市六届六次全会强调:2014年,扬州要做好加入融入苏南,
融入长三角核心区现代化大扬州格局的各项工作,必须要勇于改革、敢于担当、立
足自我、扎实苦干,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扬州跨江融合发展的新梦想作出更大的
贡献。
(3)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扬州梦”的一块块基石。请说说你的梦想是什么?为使梦想成真,你打算做出怎样的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自觉将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党总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
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要加强诚信文化建设,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1)你对诚信是一种资源是如何认识的?
(2)建立诚信社会,从我做起,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做一个诚实的人?(至少三方面)
2014年12月4日式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其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为配合这次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某校决定围绕“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这一主题,开展相应的系列宣传活动,现请你参与其中。
【宣传有方】
(1)为学校的“法治宣传周”拟定一条宣传标语和两个合理化的活动形式(不得用材料中的主题)
【行动落实】
某班学生在“本地公共自行车租赁问题”研究中调查发现,公共自行车租赁很受广大市民欢迎,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一:部分市民租用后不及时归还,并有大量损坏,影响他人使用。
问题二:周边便宜的“黑车”比较多,部分市民宁愿乘坐“黑车”,也不愿租用公共自行车。
(注:黑车主要是指未经国家许可,不具有营运资格,以赢利为目的的机动车。)
(2)请运用“做守法公民”的相关知识,为有效解决本地公共自行车租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提两条建议,并说明理由(依据)。
(3)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离不开公民的参与。作为公民,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应该怎么办?
【学有所思】
(4)参加此次法治宣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材料一: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1971年下半年,她与同事们在查阅古代文献时,受到启发,开始制取青蒿提取物。为了研发青蒿素,屠呦呦甚至不惜以身试药,带领团队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终于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她说“我的梦想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它的好处。”
(1)请结合材料一谈谈“屠呦呦的事迹”对我们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启示?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滋养。请仿照下面示例再举一例说明,并简要回答其对我们的具体要求。
示例:“车无辙而不行,人无信而不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诚信”价值取向,要求我们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说老实话。(提示:答案与示例重复不得分)
某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听闻美国海军最近不断侵犯我南海的消息,个个义愤填膺,决定举办一次主题班会,声讨美国这一行径。
(1)请你为主题班会拟一个主题。
(2)请你设计班会的步骤,要求具体、合理、贴近主题。
(3)你觉得班会前要做哪些准备?如果请你简短发言,你准备从哪个角度着手?
一孔值万金:美国一家制糖公司,每次向南美洲运方糖时都因方糖受潮而遭受巨大的损失。结果有人考虑,既然方糖如此用蜡密封还会受潮,不如用小针戳一个小孔使之通风,经实验,果然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他申请了专利。据媒体报道,该专利的转让费高达100万美元。
(1)这则材料给你什么启示?
(2)读了这个故事,你准备今后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