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上海某中学生小华,计划暑假期间乘火车赴明孝陵、八达岭长城、龙门石窟和庐山等景区观光游览。
(1) 图示甲、乙两风景区中,可以观赏到的“世界遗产”景观分别有:甲________,乙________。其中,属于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的是________(填名称)。
(2) 小华拟从上海出发,最后由庐山回沪。你认为小华旅游过程中经过的主要铁路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你以导游的身份,为小华介绍乙风景区的景观特点和成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单位:℃)分布图。

材料二:图中M、N两省(区)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统计表

省区(区)
土地面积
(千平方米)
实有耕地面积
(千公顷)
水田
(千公顷)
草地
(千公顷)
M
176000
1840.0
768.4
1071.6
N
167000
2308.4
1946.8
361.6

(1)分析图示地区纬度25°~26°之间气温年较差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M省与N省相比,耕地结构有何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 7月18-20日,最强台风“威马逊”先后登陆广东、广西。

(1)分析“威马逊”过境时珠江流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及原因。
(2)分析广西建设有色金属基地的主要区位优势条件和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甲为“内蒙古自治区简图”,图乙表示“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经度的植被(包括森林、草原和农作物)覆盖率的变化情况示意图”。

材料二:内蒙古有富煤之忧,窝电之困。内蒙古“十二五规划”提出“煤从空中走”和“煤—电—用”一体化发展战略,围绕“用”这个核心进行规划,主要有:煤—电—冶(有色金属冶炼);煤—电—化(重化工业);煤—电—热(热电联产);煤—电—建(建材产业)等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1)描述图乙中植被覆盖率空间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写出呼伦贝尔地区主要的农业类型,并提出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3)试分析“煤从空中走”这种做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产生的影响。

下图中甲、乙两图为我国两地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
分比图,根据图示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我国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大的
是哪个图示地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甲图上相距较近的A、B两地数值差异较大的原因。(2分)
(3)分析乙图中阴影地区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小的原因。(3分)
(4)根据甲图判断,解决该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合理措施。(3分)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9.0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下图为日本城市分布图,表为福岛的气候资料,结合材料回答: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5.1
5.7
9.7
17.2
22.7
25.0
28.3
30.4
25.1
19.4
13.9
8.2
降水(mm)
44.7
50.0
68.5
73.9
83.8
117.0
137.2
131.9
155.9
99.1
60.4
42.9


(1)分析日本多核电站的原因。
(2)判断福岛的气候类型。分析当地1-3月降水少的原因。
(3)描述日本城市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这样的城市分布,对此次受灾程度有什么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