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可以用于灭火,将甲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到试液变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__________。
(2)若甲是一种红色固体氧化物,将甲放入过量的稀盐酸中,观察到固体消失, 。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__________。
(3)若甲含有4种元素且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向甲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乙和水,但无明显现象;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若一定量的甲与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下列情况与图像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__________ (填序号)。
|
甲 |
乙 |
y轴含义 |
A |
生石灰 |
水 |
固体质量 |
B |
铜锌合金粉末 |
硫酸铜溶液 |
溶液质量 |
C |
工业炼铁的尾气 |
氢氧化钠溶液 |
气体质量 |
D |
密闭容器中的空气 |
红磷 |
反应过程中容器内压强 |
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丁四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质量守恒定律。
(1)甲组研究了反应:2H2+O22H2O,他们从该反应中获取的信息有:
①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
②该化学反应的条件是点燃;
③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
④_________;⑤_________。
(2)乙、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图中试剂混合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分别表示为m(前)、m(后)。
请根据图示回答:
乙组实验中,m(前)>m(后),原因是_______,若所用试剂不变,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
丙组实验中,m(前)= m(后),乙组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___。
(3)丁组同学研究了物质W的组成。一定条件下,W在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其中,x=g, W的化学式是。
嫩肉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达到鲜嫩爽滑的目的。小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加入食醋调味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她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I. 小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和水蒸气之外,还可能含有气体A,A是。
Ⅱ. 小明对气体A的来源做了两种猜测:
猜测1:;
猜测2:气体A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
针对以上猜测,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
实验1 |
||
实验2 |
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试管口出现小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实验结论:猜想①②都正确。
Ⅲ.实验2中,小明发现充分反应后,试管中仍留有一些白色粉末,他猜测可能是氢氧化钠或碳酸钠,请用物理、化学方法各一种进行鉴别。
(1)物理方法:。
(2)化学方法:。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无明显现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一】小云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向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溶液,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评价】 小霞提出也可以使用石蕊试液代替无色酚酞进行上述实验。你认为(填“无色酚酞”或“石蕊试液”)更适合用于验证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你的理由是。
【实验探究二】小兰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 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编号 |
盐酸 |
NaOH溶液 |
△t/℃ |
1 |
3.65﹪ |
2.00﹪ |
3.5 |
2 |
3.65﹪ |
4.00﹪ |
x |
3 |
7.30﹪ |
8.00﹪ |
14 |
表中x =。
【反思评价】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
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但有同学认为单凭此现象不足以说明该反应放热,其理由是。
【拓展延伸】不是所有的碱与盐酸反应都无明显现象,例如(填一种碱)与盐酸反应就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废铁屑的主要成份是铁,同时还有少量铁锈(Fe2O3),动物饲料硫酸亚铁的生产工艺之一如下图所示:
(1)在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除Fe2(SO4)3+Fe=3FeSO4外还有:,;
(2)滤液M中肯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是、;
(3)在实验室中完成操作A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
(4)滤液M经过操作B可得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已知硫酸亚铁的溶解度和析出晶体的组成如下表:
温度/℃ |
0 |
10 |
30 |
40 |
50 |
60 |
64 |
70 |
80 |
90 |
|
溶解度/g |
15.6 |
20.5 |
33.0 |
40.4 |
48.8 |
55.0 |
55.3 |
50.6 |
43.7 |
37.2 |
|
析出晶体 |
FeSO4·7H2O |
FeSO4·4H2O |
FeSO4·H2O |
||||||||
根据溶解度表,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冷却结晶温度最高不超过℃;
(5)在化学反应中,若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定义为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类型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字母编号)。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硫酸亚铁晶体加强热会发生反应2FeSO4·7H2O高温 Fe2O3+SO2+X+14H2O其生成物X的化学式
,该反应(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所制得氧气的体积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2)你觉得他们应该选择氧气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还需添加的实验用品为,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将D装置中的水换成(填物质名称)还可以用来干燥制得的氧气;若将D装置中装满水,气体从(填导管接口字母)端进入,也可收集氧气。
(3)为了达到粗略测定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的实验目的,你认为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用a、b、c、…等表示);
(4)他们用F装置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实验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