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混合(溶液中的原有的水分子忽略不写):
编号 |
反应物1 |
反应物2 |
混合后存在的粒子 |
A |
稀盐酸(H+、Cl-) |
氢氧化钾溶液(K+、OH-) |
K+、Cl-、H2O |
B |
|
|
Na+、SO42-、Cu(OH)2 |
C |
氯化钠溶液(Na+、Cl-) |
稀硫酸(H+、SO42-) |
H+、SO42-、Na+、Cl- |
(1)A组发生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为 。
实质是反应物1中的 (填粒子符号,下同)与反应物2中的 结合形成 。
(2)B组发生化学变化,且B组反应物1是盐的水溶液,反应物2是碱的水溶液,
则B组中反应物1是 (填名称,下同),反应物2是 ;
(3)C组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原因是(微观角度解释): 。
碳酸镁(MgCO3)与碳酸钙(CaCO3)同属于碳酸盐,化学性质相似,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服用含碳酸镁的抗酸药可治疗胃酸过多症,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抗酸药说明书上标明的食用方法为“嚼食”,将药片嚼碎后服用的优点是.
(5分)下图是甲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t1℃时,将56g甲物质放人100g水中,搅拌,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保留一位小数);
(2)点A描述的是t2℃时甲物质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不考虑水分的损失,将170g该溶液降温至t1℃,点A如何移动:,此时析出晶体g.
(3)A、B、C、D四个点所代表的4种甲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A>C=D>B ②A=C>B=D③A>B>D=C ④A>B=D>C
请根据右面碳循环图回答以下问题:
(1)大量排放CO2会造成地球;
(2)从图可知植物通过会吸收CO2,并放出氧气其方程式为:6CO2 + 6H2OX + 6O2,
X的化学式为.
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并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A.高锰酸钾 | B.碳酸钙 | C.明矾 | D.一氧化碳 E、干冰 F、肥皂水 |
(1)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3)能和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4)能溶水形成紫红色溶液的是;
(5)处理水时作净水剂的是; (6)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
用化学用语填空:
(1)镁;(2) 2个氮气分子;(3) 甲烷; (4) 5个硫酸根;
(5)标出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6)由Fe 3+和OH—构成的氢氧化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