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松同学特别关注家乡的发展,今年他与父母回到皖南的农村老家过春节,惊喜地发现了许多变化,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摘录几则,我们一起来分享。
【美丽乡村】
老家的房子集中连片建设,一色的楼房,和城市的小区差不多;老家新建了许多文化场所,农民和市民一样可以跳广场舞;老家的路平坦了,小河里的水清了,树上的鸟窝也多了……
(1)材料中的变化反映了什么?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徽风皖韵】
在爷爷家生活的日子里,晓松的堂弟带他游览了皖南龙川的胡氏宗祠、棠樾牌坊、西递、宏村等古村落,感受到了微商的大气和微文化的魅力。
(2)从徽文化中你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什么样的特点?我们应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心随"霾"痛】
在回城的路上,原本两个小时的车程因为雾霾天气的影响,他们足足用了6个小时才到家。
(3)雾霾天气日益严重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2014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这是其治国理政方略的顶层设计,是中国复兴伟业的战略路线图。落实“四个全面”,江西在行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5年3月,习总书记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全国“两会”时针对江西还有276万贫困人口,经济总体还与全国还有较大差距的事实,指出 “决不能让江西老区群众在全面小康社会中掉队”。并特别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1)从划线的内容你看出“不掉队”反映了我国什么问题?从习总书记特别强调的内容中,你知道他担心什么问题?江西应该怎样做才能让习总书记放心?
【全面深化改革】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头年和关键年,江西争当改革“先行者”,开展各类改革试点451个,国有林场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一批试点走在全国前列;预算体制改革等一批试点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全国率先推进四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体系。
(2)你认为这种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江西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宪法意识,加强宪法实施。
(3)有同学认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制定和修改宪法。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4)请你为青少年学生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提供一点智慧。
【全面从严治党】
江西开展干部带头学模范,从严治党抓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5)请你为从严治党抓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献言献策。
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
(1)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艺工作者们要创造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创造优秀的作文艺品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2015年3月1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上,李克强总理回答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还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感受: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一种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
请分享你的读书感受。
(3)2015年4月7日,国家旅游局颁布《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江西省随即制定了该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细则确定有严重不文明行为的游客将被拉入“黑名单”,不良信息将保存2年,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出境、银行信贷等。
为什么要将有严重不文明行为的游客拉入“黑名单”?
【弘扬民族精神推进民族复兴】
材料一: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追求,是激励和支撑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强大精神动力。
材料二: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1962年冬天,他来到当时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的兰考担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奋力改变兰考贫困面貌。1964年5月14日,积劳成疾的焦裕禄不幸逝世,年仅42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风范。习总书记指出,焦裕禄的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请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什么?
(2)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向焦裕禄同志学习?
(3)九(1)班准备开展“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系列活动,请你为他们设计两项活动。
【建设法治国家】
信息一:201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政府要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要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抓紧出台反恐怖等一批急需法律;加强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源头预防,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预防、及时纠正机制。
信息二:四中全会公报指出,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1)信息一是如何体现“建设法治中国”实践的?
(2)有同学认为,青少年只要学法、懂法,就能树立法治观念。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尊师重教关爱他人】
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材料二:为提高学习效果,老师经常安排我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明明与婷婷同属于一个学习小组,婷婷总是不厌其烦的帮助明明分析问题、解答疑惑,结果明明的成绩进步很快,婷婷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民族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请你谈谈我们尊重老师的原因。
(2)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一定有和婷婷一样乐于助人的经历。请举出一例,并说说帮助他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