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的富含V.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下图是某科研小组以大量的野生猕猴桃种子(aa)为实验材料培育抗虫猕猴桃无籽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回答:

(1)填育种类型:①                         ⑥             
(2)若②过程是自交,在产生的子代植株中AA的概率为          
(3)③⑦过程用到的药剂是           ,原理是                          ,经③过程产生的AAaa植株是        (填“纯合子”或“杂合子”);
(4)若④过程是自交,则产生的AAAA的概率是          
(5)若⑤过程是杂交,产生的AAA植株的体细胞含染色体数目是                       ,该植株所结果实无籽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                       ;AA植株和AAAA植株不是一个物种的原因是                            
(6)⑥过程中用到的工具酶是                                  ,操作步骤的第三步是              ;AAA的细胞成功接受抗虫B基因后,经植物组织培养产生幼苗,移栽后长成AAAB的抗虫新品种植株,该过程中产生的变异类型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基因突变的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景天科植物A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如图二所示)。十字花科植物B的CO2同化过程如图三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的薄膜上;可以用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研磨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加入SiO2的目的是
(2)植物A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三碳糖的原因是;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有
(3)在上午10:0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A和植物B细胞中三碳酸含量的变化分别是
(4)植物A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推测植物A生活环境最可能是
(5)将植物B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成下图的曲线。其中A~B段CO2相对含量升高是因为,影响B~D段CO2相对含量下降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在一天当中,植物B有机物积累量最多是在曲线的点。

下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将这两种细胞分别放入蒸馏水中,甲细胞的变化是,乙细胞的变化是。甲细胞是植物细胞的依据是
(2)甲细胞能否用作观察有丝分裂的材料(填能或否),原因是
(3)如果乙图所示的细胞是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提供含放射性同位素15N的氨基酸作为合成胰蛋白酶的原料,则15N依次出现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4)在乙图中结构②与①⑤发生间接联系是通过实现的。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图示中a、b是有机小分子,c代表化学元素,甲、乙、丙是生物大分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c分别是 。
(2)丙的多样性从b的角度来看原因有 、。  ,b通过________方式结合成丙。
(3)若将HIV的成分乙提取出来,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
(4)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a有_________种。

科学家发现过度肥胖往往造成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胰岛素浓度也偏高。出现这种生理缺陷的原因科学家认为有两种:第一,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刺激反应不敏感。第二,胰岛细胞对血糖浓度变化反应不敏感。现以过度肥胖老鼠为实验对象,研究阿司匹林对矫正肥胖老鼠生理缺陷是否有作用,进行以下实验。材料用具:过度肥胖老鼠若干、阿司匹林药剂、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注射器等。
实验一:探究阿司匹林能否矫正第一种原因引起的生理缺陷
实验步骤:
(1),随机均等分为两组,编号A,B。
(2)给A组老鼠注射一定剂量的阿司匹林药剂作为实验组,B组老鼠 为对照组,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3周。
(3)给A、B两组老鼠分别注射等量的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溶液,在120分钟内测定老鼠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得到结果如右图。从结果分析得知,阿司匹林

实验二:探究阿司匹林能否矫正第二种原因引起的生理缺陷。
实验步骤:
(4)方法同实验一的步骤(1),编号C,D。
(5)C组为实验组,D组为对照组,方法同实验一的步骤(2)。
(6)
实验结果:C组老鼠的胰岛素浓度始终低于D组老鼠。
请在坐标中用曲线表示实验结果。

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个经消毒的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植物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模式图,A、B、C为相应生理过程进行的场所,①~⑥均为气体物质。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 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左侧、右侧或相同)位置处。
(2)丙图内可表示二氧化碳的是_____(填序号);二氧化碳被消耗的场所在______;A场所中发生的能量变化过程是_____;进入C的⑦是指_______和两种有机物。
(3)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丙图中存在相关气体的箭头有(填序号)
(4)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叶片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毫升(假设随光照的增强,植物体的温度不变)。
(5)假若在该植物的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大幅度下降,这一做法主要限制了光合作用的反应阶段。
(6)与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相比,用上述装置所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数值(偏高/偏低/相同),原因是
(7)为了防止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