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干扰素是治疗癌症的重要药物,科学家发现将人的干扰素的cDNA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产生的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为 106μg/ml,只相当于天然产品的十分之一,通过基因定点突变将第17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使大肠杆菌中生产的β一干扰素的抗病性活性提高到108μg/ml,并且比天然β一干扰素的贮存稳定性高很多。此项技术属于(       )

A.细胞工程 B.蛋白质工程 C.胚胎工程 D.基因工程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治疗创伤的中药方剂中,雄性羚羊角或犀牛角的用量极少,但是缺少这味药,疗效将大大下降甚至无效。已知动物的角主要是由死亡细胞的角化(变性)蛋白质组成,则羚羊角等的有效成分最有可能是()

A.DNA
B.特殊活性蛋白质
C.微量元素类
D.大量元素类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细胞化学元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元素是C
B.H1N1病毒和胡杨树共有的元素是C、H、O、N、P
C.占仙人掌和蓝鲸细胞干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都是O
D.Mn、Cu、Mo、B都是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

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及孟德尔的遗传学被认为是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B.施莱登和施旺分别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
D.“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显微镜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X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如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