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集聚强大正能量。
(1)【理论探讨】在学习《意见》的过程中,某班分组讨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如果你是组长,请把本组讨论的结果写出来。
(2)【活动设计】《意见》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要求各级学校组织青少年积极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课外活动。请你设计一项课外活动,简要写出本次课外活动名称及活动开展的具体方式。
(3)【实践承诺】针对《意见》提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段红同学正在拟定一份实践承诺书,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数据监测 重生态文明】
2015年4月2日《人民日报》发布338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如下图:
认真阅读图文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体现教材哪些相关内容。(答出5条即可)
【弘扬宪法 保稳定和谐】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把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2周年纪念日,也是全国迎来的第一个国家宪法日。为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全国各地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国家设立宪法日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治国基本方略?
(2)这一治国基本方略的根本依据是什么?该依据具有怎样的地位?
(3)上述材料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中的哪一方面?
(4)请你就如何增强宪法意识,参与建设法治国家给同龄人提出几条可行性建议。(至少两条)
【"一带一路" 促交流发展】
材料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让中欧合作注入新动能,更强劲、更高端的共同发展新格局雏形初露。
材料二:"一带一路"是面向未来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计划,不仅刺激中外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更重要的是它还将促进文化间的交流。"汉语言、方块字、京剧、剪纸、儒学、中国功夫、中华美食……"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像一条历史悠久的文化长河,从远古流到现在,从现在流向未来,从中国流向世界。如今近五万法国人学习汉语,十万中国青少年学习法语,中国在欧洲38个国家共创建了158所孔子学府等,这些无一不刷新了中欧友谊的时代内涵。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带一路"的倡议,体现了我国实行的哪一项基本国策?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基本国策?
(3)请列举出体现这一基本国策的具体事例。(至少两个)
(4)材料二中划线部分体现出的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有何影响?
2014年10月1日 是建国65周年纪念日,6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为感悟祖国建设成就,迎接国庆60周年,某中学准备开展一次主题手抄报活动。手抄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栏目:展示成就、分析原因、激辩广场,请你完成手抄报:
(1)请在“展示成就”栏目列举两例建国6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2)请在“分析原因栏目阐述取得60周年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至少3个方面)
“建国65周年看身边变化”主题讨论会正在光明中学九年级2班举行,同学们正在分享着彼此的感受并回答彼此提出的问题,请你来参与:
小剑:我感受最深的是身边的人们变富了:科学种养起来的、有开专营店富起来的。看来致富的门路真多啊,人们应该感谢党的好政策。
小敏:我感觉社会更文明了,以前常听我爸说起小时候村子之间打群架的故事,现在打群架的少了,打官司的多了。在这样一个法治社会,我们也该培养自己的法律素养。
(1)人们开创了哪些致富的源泉?是什么制度让这些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从打群架到打官司的转变中,你看到了什么?作为现代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我们需要具备怎样的法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