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不同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表示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    段,t3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                        ,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请判断并说明:   
(2)若此图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    点左右,原因是   
(3)若此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  
(4)现将酵母菌菌种培养在盛有无菌马铃薯培养液的固定容器中,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利用血球计数板(2 mm×2 mm)、滴管、显微镜等器具,测定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方案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回答动物神经调节相关的问题。

(1)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则细胞膜内的电位是________ (正、负或零)电位。
(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只能单向传导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
(3) 德国科学家Mellor的学生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如乙图),从神经元的结构来看,坐骨神经中的神经纤维属于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部分。
(4)刺激强度与兴奋强度有何关系,现有两种假设:

假设1:刺激与兴奋是同时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强兴奋也随之增强,超出该范围,兴奋强度不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假设2:只有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时,神经元才开始兴奋,并且兴奋强度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变化。
①请在上面坐标图中画出上述假设1、假设2相对应的实验结果。

②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测得一个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如丙图),分析实验结果你认为上述两种假设中符合事实的是________。

研究不同浓度CO2对红掌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完善实验步骤:
材料用具:盆栽红掌幼苗100株,设施相同的塑料薄膜温室及供气的CO2钢瓶若干。
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B、C,各置于一个温室中。
第二步: 分别向B、C组温室通入CO2气体至设定值,A组温室保持原大气CO2浓度。
第三步:在光强、温湿度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30天。
第四步: 每组选取相同部位、相同数量的叶片测量各生理指标,求平均值。
(2)还原糖可用_____________试剂检测。随着CO2浓度升高,红掌幼苗还原糖的含量也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较高CO2浓度有利于红掌幼苗度过干旱环境,据图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Rubisco酶催化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过程,提取该酶,在体外一般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其活性。在测酶活性时,反应液应加入______________,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生物——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I.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常见的有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的利用。
(1)单倍体育种是通过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再用(填试剂名称)或
(填方法)处理使其染色体加倍。已知某二倍体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则单倍体育种得到的理想植株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条。
(2)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细胞一直处于状态,因此容易受到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的作用而产生突变,可以为培育新品种提供原材料,为了防止突变体后代发生性状分离,通常选择的方式繁殖后代,若要生产人工种子,需在上包上人工种皮。
II. 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脐带血中含有的造血干细胞,可以代替骨髓进行移植,用人体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可以避免,体外培养造血干细胞的培养液成分中加入一定量的来防止杂菌污染,保存造血干细胞需要在的条件下,从而降低

【生物——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
家蝇体内存在一种具有极强抗菌能力的抗菌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分离和提取抗菌蛋白的问题:
(1)分离该抗菌蛋白可用法,其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分子的带电性质差异、大小及形状不同,不同而实现分离。
(2)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样品处理、、和
(3)可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来检验该蛋白质的体外抗菌特性。抗菌实验所用培养基中的牛乳膏和蛋白胨主要为细菌生长提供
(4)分别在加入和未加入该抗菌蛋白的培养基中接种等量菌液,培养一定时间后,比较两种培养基中菌落的___________,确定该蛋白质的抗菌效果。
(5)抗菌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处理。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分析此图并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a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_______________形式存在。
(2)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表示的是___________过程,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硝化细菌等生物的______________过程。过程②表示______________。
(3)现今全世界都倡导的“低碳生活”措施是为了减缓主要由图甲中________(填数字)产生的温室效应现象。
(4)若甲图圆形框内的生物种间关系如乙图所示,B与D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若B种群数量在逐渐的增多,则B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____。

(5)下面甲、乙两图表示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积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其中表示热带雨林的是图,这是因为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