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不同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表示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 段,t3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 ,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请判断并说明: 。
(2)若此图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 点左右,原因是 。
(3)若此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 。
(4)现将酵母菌菌种培养在盛有无菌马铃薯培养液的固定容器中,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利用血球计数板(2 mm×2 mm)、滴管、显微镜等器具,测定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方案是 。
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即叶片内含氰化物(有剧毒)和不含氰化物两个品种。已知白花三叶草叶片内氰化物是经过以下途径产生的(基因A、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1)产氰糖苷酶是在细胞中的结构上合成的,从基因A到产氰糖苷酶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
(2)基因B的基本组成单位有种,并由一定数目的基本单位按照特定方式连接而成。基因B的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与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在部分,而另一个部分是间隔的、不连续的,其中能够编码氰酸酶的序列叫做。
(3)显性基因A、B分别控制两种酶的合成,它们的等位基因不能合成相应的酶。两株纯合的无毒三叶草杂交,得到的F1均有剧毒,推测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4)F1杂交得到F2,科研人员收集F2植株上的叶片,收集的植株数目满足统计要求。在加入含氰糖苷或氰酸酶前后,对每株叶片提取物中氰化物的含量测定,得到的结果分为下面4组:
只有叶片提取物 |
叶片提取物+含氰糖苷 |
叶片提取物+氰酸酶 |
|
1组 |
+ |
+ |
+ |
2组 |
0 |
0 |
+ |
3组 |
0 |
+ |
0 |
4组 |
0 |
0 |
0 |
(+表示有剧毒,0表示无毒)
请分析回答:
统计F2代1~4组实验结果的植株比例约为;基因型有种。如果根据叶片提取物中有无氰化物来对F2植株的表现型分类,比例约为;如果根据提取物中加入含氰糖苷或提取物中加入氰酸酶后有无氰化物来对F2植株的表现型分类,比例约为。
(22分)完成下列Ⅰ、Ⅱ两小题
Ⅰ.在人和动物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含有两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由51个氨基酸组成。1978年,美国科学家将人类胰岛素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的DNA分子中,通过大肠杆菌的繁殖,生产出人类的胰岛素。下表是几种脊椎动物与人胰岛素分子之间在结构上的差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动物类别 |
猪 |
马 |
牛 |
羊 |
天竺鼠 |
与人存在差异的氨基酸数目 |
1 |
2 |
2 |
3 |
18 |
(1)在核糖体翻译出来的胰岛素进入内质网腔后,还要经过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最终由一些小泡包裹着运输到细胞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把胰岛素分泌到胰脏的中,然后进入中。
(2)将天竺鼠控制合成其胰岛素的信使RNA与人的相应RNA比较,结果将是()
A.长度相同,至少有18个碱基不同
B.长度相同,有54个碱基不同
C.长度不同,减少了若干个碱基
D.长度不同,增加了若干个碱基
(3)利用胰岛素信使RNA反转录合成单链DNA的过程中遵循的碱基配对原则是。若需要将目的基因进一步复制扩增,其复制特点是。将目的基因(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质粒DNA进行重组使用的酶包括。
Ⅱ.某科研所为了开发痢疾疫苗,利用鼷鼠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实验的步骤及结果如下表:
请根据上表中的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与甲组相比,乙组体内抗体合成程度明显高于甲组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丁组与戊组对照,说明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的帮助。与乙组相比,丁组抗体合成程度较低的原因是。
(3)若将题中的病原体痢疾杆菌改为病毒,则接种病毒后,正常鼷鼠往往先通过途径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途径来彻底消灭。
在转B基因(B基因控制合成毒素蛋白B)抗虫棉商品化的同时,棉虫对毒素蛋白B产生抗性的研究也正成为热点。请分析回答:
(1)棉虫对毒素蛋白B的抗性增强,是在转B基因抗虫棉的选择作用下,棉虫种群中抗B基因的结果。为减缓棉虫种群对毒素蛋白B抗性增强的速度,可以在抗虫棉田区间隔种植。
(2)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由D基因控制合成)可抑制昆虫肠道内蛋白酶活性,使害虫减少进食而死亡。研究者将同时含B基因和D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导入棉花细胞中,获得转基因棉。与只转入B基因的转基因棉相比,棉虫种群对此转基因棉抗性增强的速度减缓,其原因是。
(3)从防止抗虫基因污染,提高转基因植物安全性的角度分析,理论上可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细胞的(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细胞核 b.叶绿体c.线粒体 d.核糖体
(4)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获得了多个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其中B基因和D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
①植株I相关基因位置如图1,该植株自交,F1中长纤维不抗虫植株的基因型为,能够稳定遗传的长纤维抗虫植株的比例是。
②植株II自交,F1性状分离比是短纤维抗虫:长纤维不抗虫3:l,则植株II中B基因和D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填图2中编号)。
③植株III自交,F1性状分离比是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植株III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
某地建设了以沼气池为核心的生产自净农业生态系统,图1是该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图2是沼气池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自净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主要根据生态工程的原理。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能减轻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是减少了秸秆的焚烧;二是。
(2)图1中的“基石”是。沼气池中有产甲烷菌等微生物,其生态学作用主要是。
(3)图2中进料口下端开口位于沼液层的目的是。独立的沼气池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其理由是。
将豌豆的幼苗水平放置,它的根会向下弯曲。若将根冠全部或部分切去,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表:
图示 |
处理方式 |
一段时间后弯曲情况 |
![]() |
根冠不切除(对照) |
向下弯曲63° |
![]() |
根冠全切除 |
向上弯曲1° |
![]() |
根冠下半部分切除 |
向上弯曲 4° |
![]() |
根冠上半部分切除 |
向下弯曲31° |
请回答相关问题:
(1)依实验现象可知,决定根向重力性的部位是。
(2)根冠产生的物质是生长(填“促进剂”、“抑制剂”)。
(3)一般认为,根冠也会产生生长素,且根冠中的造粉体(内含有淀粉粒)与重力响应有关,因为它们比较重,会在细胞中下沉。在此基础上,科研人员进行了后续实验:将一小片金属薄片插入根中(如下图),试推测可能产生的结果:
图示 |
处理方式 |
结果预测 |
![]() |
不去根冠(金属薄片插入根下部) |
向下弯曲 |
![]() |
不去根冠(金属薄片插入根上部) |
① |
![]() |
去掉全部根冠 |
② |
③在此实验中,必须保持在(光照、黑暗)条件下进行。
④请尝试解释自然状态下,根水平放置时会向重力方向弯曲的原因:造粉体使生长素运至根的近地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