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①~④分别为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细菌与噬菌体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判断A~D四组生物的对应曲线。
A.  ;B.  ;C.  ;D.  
(2)②中出现的现象是由于 
(3)④与②相比,结果不同是因为 
(4)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曲线是     
(5)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问题:
(1)对于基因工程来说,其核心步骤是,若要培育能从乳汁中分泌人的干扰素的转基因牛,需要选择的受体细胞是____________(受精卵、乳腺细胞),导入该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为了让转入的干扰素基因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cDNA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之间。
(2)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在把植物细胞杂交之前,必须用____________去除细胞壁,杂交过程的另一个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培育出诸如“番茄—马铃薯”这样的杂种植株利用了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原理。胚胎干细胞也有类似的特性,并且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
(3)在进行单克隆抗体的生产过程中,要把两种细胞进行融合,这两种细胞一种是在体外能够大量增殖的,另外一种是已免疫的B细胞;诱导该两种细胞融合常用的因素有PEG、、灭活病毒等。体外培养的过程中,贴壁生长的细胞会出现_________现象。
(4)在“试管牛”的培育过程中,要使精子和卵母细胞在体外成功结合,需要对精子进行处理,使其。另外,培养的卵母细胞需要发育至期,为使雌性个体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常采用激素进行处理。
(5)“桑基鱼塘”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原理。

植物的花药培养在育种上有特殊的意义。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无病毒植株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方面。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诱导花粉植株能否成功及诱导成功率的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和培养基的组成。利用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产生单倍体时,一般来说,在期花药培养的成功率最高。为了选择该期的花药,通常选择的花蕾。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有法,但是对于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的植物,需采用法,该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色。
(2)若要进行兰花无病毒植株的培育,从外植体到无病毒植株试管苗,要人为控制细胞的
____________过程。
(3)进行组织培养需配制MS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中常需要添加   ____等激素。欲利于根的分化,植物激素的用量比例应为
(4)在花药培养中,特别是通过愈伤组织形成的花粉植株,___________的数目常常会发生变化,因此还需要对培养出来的植株进行_______________。
(5)无菌技术也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下列各项中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的是,采用灼烧方法进行灭菌的是。(答序号)
①培养皿②培养基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④三角锥形瓶⑤接种环⑥花蕾

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有机物输入的化学能,图中未利用的能量是指未被各营养级生物自身___________消耗,也未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利用的能量。
(2)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________[J/ (cm2·a)]传递到肉食性动物体内。
(3)一养鱼专业户为估计池塘有多少鱼,先捕上100条鱼做上记号,然后放回湖里,过了一段时间,待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后,再捕捞了5次,记录如下:第一次捕上90条鱼,其中带标记的有11条,第二次捕上100条鱼,其中带标记的鱼有9条,第三次捕上120条鱼,其中带标记的鱼有12条,第四次捕上100条鱼,其中带标记的鱼有9条,第五次捕上80条鱼,其中带标记的鱼有8条,则池塘里大约有__________条鱼。
(4)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某中学的两个生物兴趣小组用牵牛花(二倍体)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父本
母本
子一代
第1组
一株红花
一株红花
299株红花、102株蓝花
第2组
一株蓝花
一株蓝花
红花、蓝花(没有意识到要统计数量比)

(1)若花色遗传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能否根据两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判断显隐性?_________。
(2)两组同学经过交流后,对该现象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假说:
假说一: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是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第2组同学实验所得子一代:红花:蓝花=___________。
假说二: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A、a1、a2)控制,只有同时存在时,才会表现为蓝色,其它情况均为红色,A相对于a1、a2为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第1组同学所用的亲代红花的基因型组合方式为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两种假设的合理性,第2组同学将F1中的蓝色花植株自交得F2并统计所有F2的花色及数量比。
若F2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假说一;
若F2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假说二。
(4)以上同学们探索牵牛花色遗传方式的思路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____________法。

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微型电流计F的两电极均与神经纤维的外侧接触。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反射弧中的感受器是_______(填图中字母),其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___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_____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突触后膜上_____________结合,使下一神经元兴奋。
(2)人体发生缩手反射时兴奋传导过程(用图中字母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产生痛觉必须通过神经中枢是_______(甲/乙)。
(3)图中B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引起该电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若D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微型电流计F偏转______次。
(4)体检取血时,针刺手指不发生缩手反射,说明神经中枢甲和乙之间的联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