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  2014年4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李总理指出,预算公开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监督。这个目的一旦无法实现,公开的意义和价值将大打折扣。这就要求行政部门应该负有公开预算和就账目接受社会监督的双重义务。在现行权力架构中,赋予公众全面的监督权,若嫌条件不够,至少也应保证立法机关及民意代表可以随时就预决算情况展开质询。
(1)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和方式就预决算情况进行监督?
(2)公民就预决算情况进行监督有什么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向自然界索取,忽视对自然界的保护。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对野生动物的肆意捕杀,破坏了生态环境,使人类不得不自食其果——洪涝灾害、泥石流的频繁发生、沙尘暴的肆虐,自然界正以其特有的方式对人类进行报复, 人类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沉痛的教训面前,人们认识到:必须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近年来,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环境污染,退耕还林还草,维护生态平衡。
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简称“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二五”规划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并一改以往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提法,指出要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突显消费的重要性。“十二五”规划还指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国强”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从追求“国强”到“民富”的转变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道理?

西方一位哲人说,历史是“上帝的作坊”。事实上,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
(1)“历史是上帝的作坊”和“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说明为什么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

广东省某市在外打工的200万农民工中,有20万返回家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市委书记说,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问题是个难题,但他们接受过城市工业文明的熏陶,更是资源和财富。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该市市委书记的观点。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地处珠三角北部边缘的某市断然告别过去一直沿用的发展模式,大胆地启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来重新统筹部署全市的新一轮发展大局。他们根据自身不同镇区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已有发展水平,将全市划分为“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南部地区营造工业制造业产业圈;中部地区环境优美,创建文化产业城;北部地区生态优美,着力营造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圈,南中北地区互补互动、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新路子。
该市探索出的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新模式,为各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个可借鉴参考的样本。目前广东各地正在学习推广该市的做法。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广东各地学习推广该市发展模式的做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