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2014年4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李总理指出,预算公开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监督。这个目的一旦无法实现,公开的意义和价值将大打折扣。这就要求行政部门应该负有公开预算和就账目接受社会监督的双重义务。在现行权力架构中,赋予公众全面的监督权,若嫌条件不够,至少也应保证立法机关及民意代表可以随时就预决算情况展开质询。
(1)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和方式就预决算情况进行监督?
(2)公民就预决算情况进行监督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 2008年10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全文公布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在广泛征求修改建议,充分听取“5·12”抗震救灾一线干部群众的意见,并经过进一步修改和审议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达通过了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
材料二 一年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依法打击抢劫.盗窃和故意编造.散布谣言等威海抗震救灾及受灾群众利益的刑事犯罪,严肃查处和积极预防救灾款的管理.回复重建工程建设中的职务犯罪,保障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顺利进行。
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我国实施哪种基本治国方略?《防震减灾法》的修订和实施如何体现这一基本治国方略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实施。在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下,《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历时两年,共收到各方面提出的意见191849件,经全国人大常委会4次审议,充分反映了国情民意,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这部法律合理地规范了劳动关系。是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又一典范,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劳动合同法》的制定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共和国的60年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经过“以俄为师、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的艰苦探索,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就如何进一步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谈谈你的看法。
2007年3月15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情,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正确处理敌我矛盾,才有可能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结合材料说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三十年来,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辉。
(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伟大的历史变革,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2)图10反映了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生了怎样的深刻变化?
(3)结合图10,分析图11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
(4)运用经济常识,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如何配置资源的。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我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5)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