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环境。加强诚信文化建设,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通过持续努力,打造良好信用环境。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A.正确的价值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
C.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决定作用 |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
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了里氏7.3级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回答1—2题。
2010年1月15日,中国政府宣布向海地提供价值三千万元人民币人道主义救灾物资,运送第一批九十吨救灾物资的两架包机于北京时间十六日飞赴海地首都太子港。这里的“救灾物资”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 B.是商品,因为它是供人们消费的 |
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
地震导致太子港物价全面上涨,饮水、汽油、电话卡的价格都破了当地最高记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太子港本身缺乏物资而又涌进了大批携带美金的外国救援队伍。这表明
①供给会影响价格 ②需求对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③“物以稀为贵”,出现了买方市场 ④“物以稀为贵”,出现了卖方市场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凡是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凡是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人文化。”许多旅居海外的潮人心中仍有一个永恒的潮州音乐情结,仍保留着喝潮汕功夫茶的习惯。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 B.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上 |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 |
从日本首相的“破冰”之行,到温总理的“融冰”之旅,中日关系终于走出一个漫长的严冬,“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开幕式在日本东京举行。中日关系的改善,从文化体育方面的交流入手,这说明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②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③借助文化渗透,目的在于繁荣世界文化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②④ |
不同的民族,往往待人的礼节各不相同。这表明()
A.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的 |
B.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肯定不同 |
C.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D.各民族的礼节不同,反映的内涵也完全不同 |
儒学在17和18世纪的法国导致了“精神的革命”,“使得整个西方世界逐渐地再次朝向了东方,走向了民主”,伏尔泰竟将耶稣画像改易为孔子像,晨夕礼拜,更做诗赞美:“孔子,真理的解释者,他使世人不惑,开发了人心,他说圣人之道……”材料表明()
①儒家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主导地位
②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③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对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有巨大影响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