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经济学常识】
2013年8月20日“国际电池工业展览会和国际超级电容产业展览会”在上海举行。但参展商都认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原因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地方保护主义非常严重。
2009年初,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和工信部共同启动“十城千辆”工程。计划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力争使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到 2012年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但在具体实施中,各个示范城市在采购新能源汽车时,多从本地利益出发,优先采购本地企业产品。
(1)根据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分析打破封锁、发展对外贸易的意义。
(2)结合材料,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多地优先采购本地企业产品的行为的认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很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为8%以上,但同时,我国资源使用浪费很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教育卫生等社会发展方面欠账太多。这使人们认识到,不能仅仅以GDP作为测定发展的唯一指标,而应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化、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依据我国发展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化、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请从文化角度分析我国发展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化关系的原因。

就业问题,各国都有,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就业问题就更加复杂。某校高三(1)班学生十分关心当前的就业问题,他们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了解到当前就业的如下信息。请你一同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信息二:受到世界经济降温,企业出口受阻、内需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我省房地产、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餐饮服务等多个行业出现利润下滑,许多企业纷纷降薪裁员,将此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措施。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发表声明,言称决不裁员、不减薪。
你怎样认识上述企业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的冲突?

在2009年我国实现了“保增长”的目标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调结构”确定为2010年的经济工作重点。某班同学围绕“调结构”这一主题,开展研究和讨论。
同学甲:展示图10(材料一)

注:最终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世界平均消费贡献率超过60%。
评论:2009年尽管我们实现了保增长的目标,但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2010年,“调结构”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结合同学甲的材料,请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为什么“调结构”可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党对城乡关系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针对农民负担屡减不轻,农村社会事业严重滞后的趋势,“三农”问题作为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被写入中央文件。针对1997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状况,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统筹城乡的战略思想贯穿在2004年至2010年发布的七个中央一号文件中。
运用哲学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党对城乡关系的探索过程。

2010年6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这要求我们深刻把握经济发展运行规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好的经济形势,要着眼当前,谋划长远。”
请说明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在上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