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发布。这次编制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在我们党历史上是第一次。《纲要》的出台旨在
| A.完善国家法律和法规,健全我国的法律体系 |
| B.转变党的社会管理职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 C.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
| D.坚持民主执政,不断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帐,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远老去。”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品质
③一定精神文化的 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
④现代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导航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
①凝心聚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②引领思潮,培育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和公民品格
③强基固本,提升我国文化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
④弘扬主旋律,抵御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渗透影响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来说明各种文明之间只要秉承包容精神,就不会存在“文明冲突”。下列与这一思想相同的是
|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C.不约而同,不谋而合 | D.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推进,“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教师”、“最美警察”等“最美人物”不断涌现。他们的出现,不仅影响全国、感动全社会,也为构筑道德高地、建设精神家园注入了强大的力量。这表明
①弘扬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③先进模范人物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示范作用
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出路是传承传统美德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2013年6月27日—30日,韩国新任总统朴瑾惠访华,并在清华大学发表了“韩中心信之旅,共创新20年”为主题的演讲,在此次演讲的开场和结尾,朴瑾惠总统都熟练地使用了中文,充分展现了其“中国通”的汉语实力。汉语成为了拉近两国关系的“秘密武器”。这展现出
| A.文化的趋同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
| B.文化作为软实力会对政治生活产生影响 |
| C.语言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
|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