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实验准备  
①查阅资料:NaHCO3+NaOH = Na2CO3+H2O  Ca(OH)2+ Na2CO3 = CaCO3↓ + 2NaOH
CaCl2+2NaOH = Ca(OH)2↓(微溶)+ 2NaCl    2NaHCO3(溶液)Na2CO3+H2O+CO2
NaHCO3+HCl =NaCl+H2O+CO2↑             Ca(OH)2+NaHCO3 = CaCO3↓+NaOH+H2O
②前期实验:
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
产生气泡
无明显变化
产生气泡
加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证明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了Na2CO3
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 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滤渣加入足量的      ___________  ,若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有Na2CO3生成,反之则没有。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安徽省】为比较相同浓度的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请写出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定性探究】
(2)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来定性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
【定量探究】
(3)如图乙,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要定量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可测量生成等体积气体所需的
【深入探究】
(4)在FeCl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离子起催化作用呢?
猜想1:铁离子(Fe3+)起催化作用;猜想2: 起催化作用;
猜想3: 起催化作用; ……
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2015年广东省广州市】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发生和收集O2的装置,填写在下表中(填字母)。

(2)如果用MnO2与浓H2SO4加热制备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选用F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②开始反应后,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4)实验室用KMnO4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需制备3.2g O2,至少需要消耗 gKMnO4。(已知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8)

【2015年四川省雅安市】 研究和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有重要意义。
(1)同学们想探究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三次实验,记录各收集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
30%双氧水的质量(g)
加入的水的体积(mL)
二氧化锰质量(g)
收集时间(s)
1
10
40
5
200
2
20
30
5
100
3
30
20

67

①取用二氧化锰的仪器是 (选填编号)。

A B C D
②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③实验3中,加入的二氧化锰质量为 g。
④相同条件下,实验3产生氧气的速率最快,说明
(2)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双氧水在70℃以上会较快分解产生氧气。为了验证加热双氧水也可以产生氧气,同学们选择右图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产生气泡,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是 ,同学分析原因后,采用了 法收集气体,再检验,证明加热双氧水也可产生氧气。

【2015年浙江省台州市】利用图甲装置探究“MnO2的用量对H2O2分解反应的影响”,实验中H2O2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装置中产生氧气的量可以用压强传感器测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氧气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反应放热忽略不计。)
(1)写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nO2在此反应中起 作用。
(2)图乙是“0.1克MnO2与不同体积的3%H2O2溶液混合”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

(3)当用“3%H2O2溶液8毫升与不同质量的MnO2混合”时,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曲线。曲线的斜率显示,当MnO2的用量增加到0.08克时,分解速度达到实验要求。在此实验条件下,若MnO2的质量有4克(一药匙),就能使下图 (选填字母)烧杯中所装的3%H2O2溶液,其分解速度最接近实验要求。

A B C

【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2015年苏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内容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测得碳酸饮料的pH 7(填“<”或“=”或“>”)。
(2)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将pH试纸剪成几段使用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
C.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将pH试纸湿润后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E.读数时,在30秒内将pH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本次实验中滴管使用出现了如图1~图4所示的四种常见错误操作。请你从这四幅图中任意选择一幅(请写明所选图的序号),具体说明改正错误的方法

图1图2图3图4
(4)使用白色点滴板完成实验有显色明显、便于对比、 (填一项)等优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