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6分)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实验1 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
观察到蘸酒精的棉花燃烧而蘸水的棉花不燃烧。通过此实验说明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实验2 如图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需要编号______和______的对比。
(3)若要使编号②铜片上的红磷燃烧,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
可燃物
现象(是否燃烧)
影响因素
是否与氧气接触
温度是否达到着火点

铜片上的白磷
燃烧



铜片上的红磷
不燃烧

×

热水中的白磷
不燃烧
×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一包黑色粉末,可能由C、CuO、Fe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黑粉中只有碳粉不溶解于稀盐酸。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所示(表中未列完所有情况)。请你完成下表。

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

只含C
②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成蓝色,无气泡


③有黑色不溶物,有气泡逸出,溶液呈浅绿色
含C、Fe

(2)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C、CuO的混合物。为了进一步探究C、CuO的性质,他们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一】将此粉末敞口在空气中灼烧完全,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烧杯中(填“有”或“无”)不溶物,溶液呈色。
【实验二】将此粉末隔绝空气加热(若碳完全反应),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请回答:①烧杯中(填“有”或“无”)不溶物;②若静置后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溶质是(写化学式);③若静置后溶液呈蓝色,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空白。
【提出问题】小森同学在滴加FeCl3溶液时,不小心把滴加FeCl3溶液的滴管放入到盛“双
氧水”(过氧化氢)的试剂瓶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小森联想到用二氧化锰可作为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他想FeCl3溶液能否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做了以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FeCl3溶液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设计与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mL15%的H2O2溶液,然后滴入适量的FeCl3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FeCl3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

【讨论与反思】
已知FeCl3溶液中含有H2O 、Fe3+和Cl-三种微粒,小森同学又做了三种猜想:
猜想1: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H2O
猜想2: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
猜想3: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CI
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哪一种猜想,。小森同学认为,要验证猜想,至少还需要做个对比实验。

甲同学认为Ca(OH)2与CO2能反应,而NaOH与CO2不能反应,因为实验室检验CO2
澄清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乙同学怎么通过
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请你与乙同学一起在实验室完成以下实验。

【提出假设】NaOH溶液与CO2能反应。
【设计方案】(1)常用反应制取CO2气体;
(2)请从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选出正确的制取装置(填字母),不选择其它发生装置的理由是
(3)验证假设: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第一步:向集满CO2的塑料瓶中注入少量NaOH溶液,立即旋好盖子,振荡


NaOH溶液吸收了塑料瓶中的CO2气体
第二步:取上一步中所得溶液,加入盐酸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假设成立。
(4)【总结与反思】丙同学认为还应该做一个对比实验,其理由是

氢氧化钠固体如果密封不严,会发生变质,为探究学校实验室内某瓶氢氧化钠固体
变质情况,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瓶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该小组确定氢氧化钠已经变质,那么该小组同学加入的无色溶液可能是
(2)为了继续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该兴趣小组同学取了10g样品,溶于足量水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滴加含足量氢氧化钙的溶液,恰好得到1g沉淀和500g溶液,请计算出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0.1%)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里久置于空气中变质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的成分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1)过氧化钠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
其中相关反应: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2)Ba(NO32溶液、NaNO3溶液均为中性溶液
(3)[猜想与假设]猜想Ⅰ:固体为Na2O2、NaOH、Na2CO3
猜想Ⅱ:固体为NaOH、Na2CO3
猜想Ⅲ:固体为NaOH
猜想Ⅳ:固体为Na2CO3
[实验推断]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直至完全溶解。
________________
猜想Ⅰ不成立。
②取少量①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NO32溶液。
________________
证明有Na2CO3存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________________
证明有NaOH存在。
综合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猜想Ⅱ是成立的。

[反思评价]过氧化钠在变质成碳酸钠过程中除了资料中显示的两个反应外,还可能发生了其他反应,请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在下列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认识到过氧化氢(Na2O2)应该____________保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