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② 。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
通过对化学的学习,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或(填字母,下同)。
(3)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可用于制氮肥、硝酸、药物和染料等。
①若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②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数之比)。实验室模拟合成氨气的流程如下:
流程中“气体的混合”是在F装置中进行的,F装置的作用有三个:一是将氮气和氢气干燥;二是使氮气和氢气充分混合;三是,从而提高氮气和氢气的利用率。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将一根光亮的细铁丝均分为三份,绕成相同的形状用下图所示装置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探究。
请回答: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中生石灰的作用是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4分钟后观察:C处铁丝依然光亮,D处铁丝表面灰暗,E中铁丝依然光亮。说明铁生锈主要与、有关。
(4)D、E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利用上图中A、D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某种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验满方法是。
(3)实验室通常利用上图中装置B与的组合制取二氧化碳(选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C装置代替B装置进行实验,优点为。
①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杂装置(如右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选填字母)。
A.a→b→d→c B.b→a→c→d
C.d→c→a→b D.c→d→b→a
②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同学们来到化学实验室,意外看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如下图)。由此,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究欲望。
(1)同学们取该瓶中少量溶液 滴加稀盐酸,看到冒气泡,说明药品已变质,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进行猜想】小天的猜想:NaOH 溶液部分变质;
你的猜想:。
【实验探究】小天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完成下表:
探究目的 |
探究步骤 |
预计现象 |
除尽溶液中的CO32- |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Cl2试剂 |
|
证明溶液中尚存NaOH |
②:向实验①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
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天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的现象。
【实验反思】(1)下列物质1.BaCl 2溶液 2.Ca(NO3)2溶液 3.Ca(OH)2溶液4.Ba(OH)2溶液, 不能替代小天实验中CaCl 2溶液的是(填序号)(。
(2)小天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替代。
【拓展应用】保存NaOH 溶液的方法是。
某校整理化学药品时,发现如下图所示的两个试剂瓶中分别存放有图1、图2所示的两种银白色金属片(图1所示的金属为X,图2所示的金属为Y )它们到底是哪两种金属呢?
推理和猜想:试剂瓶中的元素符号中含字母“g”的两种常见金属是。
①实验步骤 |
②实验现象 |
③结论 |
分别把这两种金属放入__ __ ___________溶液中观察 |
金属X的表面有 一层红色物质覆盖 ,金属Y表面无明显变化 |
金属X是 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