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了三件大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材料二 1957年10月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本来,好、省是限制多、快的。好者,就是质量好;省者,就是少用钱;多者,就是多办事;快者,也是多办事。这个口号本身就限制了它自己。因为有好、省,既要质量好,又要少用钱,那个不切实际的多,不切实际的快,就不可能了。我们讲的是实事求是的合乎实际的多、快、好、省,不是主观主义的多、快、好、省。”
材料三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报告:“……我们党同六亿多人口结成了血肉的联系,依靠这个伟大的力量,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
材料四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
——习近平同志2012年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请回答:
⑴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性事件。
⑵ 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强调什么问题?与党的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关系?
⑶ 材料三强调什么?忽视了什么问题?
⑷ 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各举一例论证材料四观点。
阅读下面材料:
“大宋皇帝谨致书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成信,虔诚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续资治通鉴长编》
完成(1)~(2)题:
(1)材料中的“大宋皇帝”是谁?“北朝”是指什么政权?
(2)此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应如何评价此事件?
阅读下面材料:
“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互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争。”——苏轼《栾城集》
完成(1)~(3)题:
(1)辽与朝廷的和好年深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当时在职的宰相是谁?
(3)这一历史事件给人民带来和平安定的生活,但它也有消极影响。它的消极影响是什么?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
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是什么时期?在这一时期有哪些科技成就居世界领先地位?试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西方认识中国始于唐朝,华人穿的衣服被称为唐装,华人聚居地被叫做“唐人街”。那么,各国为什么会把中国人称为唐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