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一年,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摘编自《复兴之路》
请回答:
⑴材料中的“改革”“开放”决策是党在哪次会议中提出的?
⑵哪个地方的农民率先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⑶与材料中深圳同时被确定为经济特区的还有哪几个城市?
⑷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社会变化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上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和两次分裂。80多年来,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决定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日久会生情,血必浓于水。国共携手,将被证明是这个伟大进程的重要推手和转折点。
(1)写出历史上国共两党两次重大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名称及建立的标志。
(2)你认为国共第三次合作能实现吗?假如实现,你希望这次合作有什么成果?
(3)请你结合国共两党关系的风风雨雨,谈谈你的感想。(3分

材料一: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指“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二:梁启超在《科学精神和东西文化》一文中指出,中国人对于科学的态度,有根本不对的两点:其一,把科学看太低了,太粗了。多数人以为:科学无论如何如何高深,懂得不算稀奇,不懂得不算耻辱。其二,把科学看得太呆了,太窄了。他们以为只有化学、数学、物理、几何等等才算科学,殊不知所有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只要够得上一门学问的,没有不是科学。我们若不拿科学精神去研究,便做哪一门子学问也做不成。中国人因为始终没有懂得“科学”这个字的意义,所以五十年很多人奖励学制船、学制炮,却没有人奖励科学;近十几年学校里都教的数学、几何、化学、物理,但总不见教会人做科学。
(1)近代史上,哪个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这个运动为什么要高举这两面大旗?
(2)近代史上,哪个运动大力奖励“学制船”“学制炮”?至少列举三个例子说明这个运动在“学制船”“学制炮”方面的成就。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的内涵和作用的认识。

2013年5月9日,“城市记忆·经典上海”——第七届上海市档案馆日宣传月系列活动拉开帷幕。作为系列活动之一,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展览也在当日与观众见面。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1)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的哪一次侵华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简要说明这次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有些什么体现?
(3)请你概括在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探索中,经历的三个阶段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眠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你知道这首诗是谁作的吗?描述的是中国革命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2)在此事件的艰苦历程中,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重大会议,请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
(3)诗中反映红军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红军留给我们的伟大精神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者的一些开明官员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改革运动……
材料二:90多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
(1)请说出材料一所提的“改革运动”指的是哪次运动?这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提到的五四运动发生在哪一年,开始于哪个城市?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是什么?
(3)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