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
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 B.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
C.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 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
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系 |
B.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 |
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
D.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
早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采用的两种形式是()
①文艺复兴 ②宗教改革
A.①正确②不正确 |
B.①不正确②正确 |
C.①②都正确 |
D.①②都不正确 |
以下对文艺复兴运动实质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是对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
B.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 |
C.是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运动 |
D.预示着新的社会到来的曙光 |
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的相同点是()
①有唯物主义思想②有反封建思想③有完整的思想体系④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④ | D. | 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