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三、四句中的“惹”字用得很巧妙,请说说好在哪里。
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完成各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濉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的颔联用 和 六个字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国家及个人的命运。
(2)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信念?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问题。
秋浦 ①途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 ②无?
【注释】①秋浦,即今安徽贵池,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会昌二年(842)杜牧受李德裕排挤,由吏部员外郎外放黄州刺史,四年(844)又由黄州(今湖北新洲)刺史移任池州刺史,此诗即为此次行役而作。②杜陵,在长安西南,杜牧的老家樊川即在那里。
(1)赏析"萧萧""淅淅"两词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宋]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凤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这首词为辛弃疾赋闲隐居江西上饶一带时所作。
(1)简要概括"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渲染了什么气氛。
(2)下片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赏析。
小园(其一) ①
陆游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 ②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
[注]①这是淳熙八年(1181)四月陆游在浙江山阴三山居住时,写的一首田园诗。②柘(zhè):树名,其叶可养蚕。
(1)这首诗前两句通过写"烟草"" ""斜径"等景物,营造一种 的氛围。
(2)"卧读陶诗未终卷"中"卧"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3)请你从下面两个选项中选择.项填入尾句□□处(填序号),并说出理由。
A. |
捉虾 |
B. |
锄瓜 |
你的选择是( ),理由: 。
根据相关任务,完成整理单。
任务:
(1)将【板块一】【板块二】中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2)参照其他板块,为【板块一】拟写一个主题词。
(3)阅读【板块三】中《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根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从备选诗歌中选择恰当的一首默写在整理单上,使两首诗组成一个板块,并说明这样组合的理由。
【备选诗歌】
(甲)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首句:谁家玉笛暗飞声)
(乙)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首句:回乐烽前沙似雪)
战争类古诗词·主题整理单 |
【板块一】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①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点评:写军营生活,展现了豪气满怀的将军形象。 ②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点评:诗人被俘之后,视死如归,诚如孟子所言"二者不可得兼,③ ▲④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点评:诗人追述征战生活,心系收复中原大业,有"三军可夺帅也,⑤ ▲"的豪情。 【板块二】家书难达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点评:战事频频,亲人离散,生死不明,忧虑无限。 ⑥ ▲, ▲。(岑参《逢入京使》) 点评:诗人赴边途中,偶遇返京使者,托其传口信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安慰。 【板块三】边塞乡思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① [唐]高适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②。借问落梅 ③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注释]①根据《唐人行第录》记载,此诗是对王之涣《凉州词》的酬和之作。②闲:这里有清幽之意。③落梅:指笛曲《梅花落》,表达离情。 ①我选( ▲)默写:(首句), ▲。▲,▲。 ②组合理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