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金属(A)在TK以下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如左下图所示,T K以上转变为右下图所示结构的基本结构单元,在两种晶体中最邻近的A原子间距离相同

(1)在T K以下的纯A晶体中,与A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A原子数为______个;在T K以上的纯A晶体中,与A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A原子数为___________;
(2)纯A晶体在晶型转变前后,二者基本结构单元的边长之比为(TK以上与TK以下之比)___________。
(3)左上图的的堆积方式为 , TK以下经测定其结构和性质参数如下表所示
| 金属 |
相对原子质量 |
分区 |
原子半径/pm |
密度/g·㎝-3 |
原子化热/kJ·mol-1 |
| Na |
22.99 |
s区 |
186 |
0.960 |
108.4 |
| A |
60.20 |
d区 |
r |
7.407 |
7735 |
则r= pm,试解释该晶体金属原子化热很高的原因
。
(已知
,7.407≈
,1pm=10
m)
“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 d.利用太阳能、风能
(2)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3)文献报道某课题组利用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研究过程如下:
反应结束后,气体中检测到CH4和H2,滤液中检测到HCOOH,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和Fe3O4。CH4、HCOOH、H2的产量和镍粉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仅改变镍粉用量,其他条件不变):
研究人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HCOOH是CO2转化为CH4的中间体,即:
①写出产生H2的反应方程式。
②由图可知,镍粉是。(填字母)
a.反应Ⅰ的催化剂 b.反应Ⅱ的催化剂 c.反应Ⅰ、Ⅱ的催化剂 d.不是催化剂
③当镍粉用量从1 mmol增加到10 mmol,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填字母)
a.反应Ⅰ的速率增加,反应Ⅱ的速率不变
b.反应Ⅰ的速率不变,反应Ⅱ的速率增加
c.反应Ⅰ、Ⅱ的速率均不变
d.反应Ⅰ、Ⅱ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Ⅰ的速率增加得快
e.反应Ⅰ、Ⅱ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Ⅱ的速率增加得快
f.反应Ⅰ的速率减小,反应Ⅱ的速率增加
(8分)以乙烯为原料合成化合物C的流程如下所示:
(1)写出A的结构简式。
(2)反应①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3)写出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②;④。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
a.MnO2b.FeCl3 c.Na2SO3 d.KMnO4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选择合适方法的字母代号填空
(1)从煤焦油中提取二甲苯(2)从海水中提取粗盐
(3)丁烷转变为乙烷和乙烯(4)从铁矿石中提取金属铁
(5)煤转化为焦炭、煤焦油等
(6)提纯氢氧化铁胶体(除去其中的杂质离子)
| A.过滤 | B.裂解 | C.分馏 | D.裂化 E、干馏 F、还原 G、电解 H、渗析 |
I、蒸发 J、氧化
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⑴某同学对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预测,其中错误的
是。
①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
③在
一定条件下可以和乙酸发生反应;
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⑤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新制Cu(OH)2反应;
⑥遇FeCl3溶液可以发生显色反应。
⑵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甚多,其中有一类可以用
通式表示(其中X、Y均不为氢),试写出其中符合上述通式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四种物质的结构简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