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1918年苏俄同德国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苏俄摆脱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 |
B.德国利用《布列斯特和约》取得战争优势 |
C.对俄国来说,需要时间巩固政权 |
D.《布列斯特和约》使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 ……,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
A.封建王朝的更替 |
B.外族入侵带来国家危难 |
C.统治者不施仁政,导致民不聊生,社会退步 |
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使国家分裂 |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
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
古代中国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却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成就却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①取得了较高的成就②重视实用技术
③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④理论体系完整
A.①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③ |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纪念。1911年10月11日,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成立,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废除清朝宣统年号,改用黄帝纪元,宣统三年改为黄帝纪元4609年。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后,改用公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旦”,同时以民国国号开始纪年。革命派黄帝纪年的使用最能说明
A.公元纪年不适用于中国 | B.辛亥革命不彻底 |
C.弘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 D.为了唤起民众对革命的支持 |
“鹅湖之会”是指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江西信州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下述不可能是朱熹言论的是
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
B.“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 |
C.“柳院竹斋茅店,云芜风树烟溪。听彻残阳晓月,不论巴蜀东西。” |
D.“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