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宋钱康功《植杖闲谈》等记载:“温州作蠲纸,洁白紧滑,大略类高丽纸。东南出纸最多,此当为第一,乌程由拳皆其下。吴越(907—978)钱氏时,供此纸者,蠲其赋役,故号蠲纸云。”“然所产少,至和以来方入贡。权贵求索寝广,而纸户已不能胜矣。”据此,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温州地区至少在宋代以前已成为蠲纸产地
B.蠲纸因其质地优良,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现象
C.官府一度以免除赋役名义向百姓摊派供应蠲纸
D.宋朝政府曾大力鼓励产纸行业的商品化生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40年代上海的英文刊物《密勒士评论报》曾写到:“(中国)内战战场的真正分界,是在这样两种不同的地区中间: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这“不但决定国共两党的前途,而且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此处强调的是

A.土地政策的重要性 B.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C.内战胜利的可能性 D.国家前途的预见性

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反映了作者

A.寻求解读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 B.探索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
C.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一学者做过如下评价“所以能在清代学术界占重要位置,第一,在他做学问的方法,给后人许多模范;第二,在他所做学问的种类,替后人开出路来。”材料中梁启超褒奖的学者是

A.李贽 B.王夫之 C.黄宗羲 D.顾炎武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经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中央向西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他这样做

A.迎合了统治者“天朝上国”的心理 B.打破了中国传统“天圆地方”观念
C.大大开拓了中国知识分子眼界 D.改变了中国人观察世界的角度

“夫农劳于作,剧于病,爱其谷甚于生也,不得已而粜者,则有由焉:小则具服器,大则营婚丧;公有赋役之令,私有称贷之责。故一谷始熟,腰镰未解,而日输于市焉”。这表明宋代

A.农民生活贫困 B.土地兼并严重 C.赋税负担沉重 D.商品经济活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