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此语虽出自二客,其实也表达了作者与之相同的心声。
B.“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从听觉的角度写雪景,突出了冬雪的寒冷凄清。
C.“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运用白描手法,凝练朴素地描绘出景物的形与神。
D.本文表达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下列各组带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蒙以军中多务 /旦爷娘去 B.即刮目相待 /胜一筹
C.自以为大有所/精求精 D.当涉猎 / 不求成才,求成人

翻译下列句子。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谈谈你对“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节选自《晏子使楚》)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吏二缚一人 ②齐人也,
③缚者为者也 ④齐人善盗乎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文: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
晏子和唐睢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他们各靠什么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答:


季札赠剑
季札①将使于晋②,持宝剑而行,过徐君③。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季子为有晋之使,未之献也,然其心许之矣。反,徐君已死矣,悔之,于是解剑致嗣君④。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季子乃至墓,以剑县(xuán)徐君墓树而去。
[注释]①季札:春秋时吴国公子;吴国在今江苏苏州市一带。②晋:晋国;晋国在今山西、河南一带。③徐君:徐国国君。④嗣君:继位的国君。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季札将使于晋 ()(2)然其心之矣()
(3),徐君已死矣 ()(4)以剑县徐君墓树而 ()
选出与“不言而色欲之”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季子为有晋之使 B.然其心许之矣 C.至之市 D.是吾剑之所从坠

翻译下面的句子
季子为有晋之使,未之献也
从短文看,季札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言文阅读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 ,字 ,号
(朝代)文学家,书画家。
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词。
(1)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怀民亦未()
(3)竹柏影也()(4)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用“/”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1)庭下如积水空明(2)水中藻荇交横
由“月色入户”你联想到有关月色的两句诗是“
这篇短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
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世说新语》两则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1)撒盐空中差可 (2)下车
(3)元方入门不 (4) 未若柳絮因风起
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甲]文中用 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乐,轻松的家庭气氛。
[乙]文中元方是从 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乙文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你是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
学习了乙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