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
blob.png

(1)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
(2)沿海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试推断三角洲前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该沙洲对圣路易港的不利影响。
(3)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等浅水地区。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
材料二:L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下图)

(1)试判断L湖湖泊北侧的湖底坡度和南侧的湖底坡度的大小,说明判断理由。
(2)阅读材料,试分析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的原因。
(3)简要说明L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过程。
(4)如果在图示地区建设一造纸企业,试评价该造纸企业的区位条件。

图甲为“洞庭湖平原示意图”,图乙为该区域M地放大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及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乙图中丙村地方时6点,同半球同纬度的丁村恰为子夜。
材料二:2010年4月来自丁村的友好观光考察团来到丙村取经,“新农村建设经验”。考察团首先参观丙村A处的茶园,并参加采茶活动,随后参观丙村中的茶加工厂,并在临湖而建的茶商品陈列馆中品茗绿茶,户外湖光山色,室内清香飘逸,此情此景让丁村团员们留连忘返。
(1)简述甲图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试简要分析丙村办茶叶加工厂的主要有利条件。
(3)丁村团员回国后向当地政府提议学习丙村经验“引种茶树,建设茶厂,以此发展当地经济并以此增加村民收入”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单说明理由,并提出要达到目的的办法。

下甲图为非洲局部地区某季节等压线分布图,乙图为甲区域尼日利亚国农业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甲图推断图示北半球所示季节,并说明理由。
(2)比较乙图中尼日利亚南北农作物的差异,并简要说明其原因。
(3)多年来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尼日利亚政府,并为之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都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有专家建议在其尼日尔河沿岸地区开辟大量的土地种植水稻,你认为此建议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该地年降水量不足3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 000毫米以上。湖面万千飞鸟,湖中鱼群游弋,其西北面是面积广阔的芦苇地。出售芦苇成为当地百姓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总收入并不高。

材料二 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沼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1)推断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湖泊、飞鸟、鱼群、芦苇之间的关系。
(3)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沼池盐层的形成过程。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豆俗称洋芋,性喜温凉,营养价值高、适应力强、生长周期短、产量大。17世纪前后传入爱尔兰,成为主要粮食作物。1801年爱尔兰人口约为520万,至1841年爱尔兰人口几乎翻了一番,土豆的传入对当地人口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示意欧洲西部某区域略图和图中A地某时段气温资料。

(1)判断图中农业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该地区发展该农业的有利条件。
(2)据右图,分析A地农业发展易受到的自然灾害及原因。
(3)分析土豆对爱尔兰人口增长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