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众而言,只有理性参与公共事务,才能涵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公共精神,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民主演练;对政府而言,多渠道海纳公众的“参与百川”,能够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尊重民意也是公权力最好的民主素养。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①尊重民意是保证决策科学的根本途径
②制度化的公众参与彰显了民主的真实性
③政府引导下的公众参与才是理性参与
④推进民主政治必须倡导公民公共精神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有人说:“上帝、鬼神这些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看法()
①企图走无神论和有神论之外的第三条路线
②否认了物质决定意识
③承认鬼神的存在,会陷入唯心主义
④是一种不可知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列观点中与下图漫画公鸡的论调相一致的是()
A.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
B.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C.存在就是被感知 |
D.天不变道亦不变 |
下列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凡是唯物主义一定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一定是没有可取之处的
②凡是唯物主义一定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凡是唯心主义一定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
③唯物主义也有不科学的,唯心主义也不是一无是处的
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二者共同构成哲学的基本问题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是()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②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理在气先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从哲学上看,“心想事成”与“天命难违”的区别在于()
A.前者是积极的观点,后者是消极的观点 |
B.心想不一定事成,天命却是不可违抗的 |
C.前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
D.两者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