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1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2表示果蝇性染色体X和Y的非同源区段和同源区段。已知控制果蝇刚毛(B)和截毛(b)的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请分析回答:
(1)基因B和b的根本区别是          ,它们所控制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若只考虑这对基因,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
(2)若某雄果蝇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有一显性致病基因,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      ;若此雄果蝇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同时存在另一致病基因,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      
(3)研究人员发现,果蝇群体中偶尔会出现Ⅳ-三体(Ⅳ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从变异类型分析,此变异属于      。已知Ⅳ-三体的个体均能正常生活,且可以繁殖后代,则三体雄果蝇减数分裂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中Ⅳ号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有      条(写出全部可能性)。从染色体组成的角度分析,此种三体雄果蝇经减数分裂可产生      种配子,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正常个体和三体的比例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列三个图为真核细胞内三项重要的生理活动。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二、三所表示的三个过程在细胞核内完成的有       (填图示的番号),属于基因表达的有(填图示的番号)。
(2)图一所示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周期的   期;复制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在细胞周期的期分开。如果图二中是以C链作模板链合成A链,参与该过程的酶是
(3)含有密码子的链是(用图中字母回答),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  种。
(4)图三所示的生理过程不可能发生在人体的()

A.乳腺细胞 B.肝细胞 C.成熟的红细胞 D.神经细胞

(5)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通过控制      来直接影响性状,二是通过控制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下图是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7的中文名称是
(2)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   ,在染色体上呈     排列。
(3)解旋酶作用的部位是[ ]。DNA的复制方式是
(4)等位基因A与a的根本区别是()

A.A控制显性性状,a控制隐性性状
B.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C.碱基的种类不同
D.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

[生物——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可以保持优良品种的,还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若想获得脱毒菌,可以切取一定大小的等进行组织培养。
(2)在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培养细胞一直处于不断的状态,容易受到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的影响而发生
(3)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技术结合,培育出抗虫棉。这一过程中,要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常采用的方法是。但由于抗虫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有时候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因此,需检测抗虫棉的抗虫特性,除进行水平检测外,有时还需要进行水平的检测。
(4)为了培育抗虫棉,需获得抗虫基因,科学家常利用DNA在中溶解度不同来提取它,在沸水浴条件下可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果蝇的翅形、体色和翅长(长翅和残翅)是三对相对性状,其中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翻翅和正常翅(A、a)的基因位于II号染色体上,灰体和黑檀体(B、b)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且Ⅱ、Ⅲ染色体均为常染色体。请根据下面信息回答:
(1)现用多个相同基因型的翻翅果蝇与多个纯合正常翅果蝇做了下表中的杂交实验,请据表分析回答:


亲本
子代
组合一
翻翅×正常翅
翻翅:正常翅=1:1
组合二
翻翅×翻翅
翻翅:正常翅=2:1

①据表可知,正常翅为性性状。
②在组合二的子代中,出现翻翅:正常翅=2:1,现象的最可能原因是
(2)在(1)杂交实验基础上,若要选育翻翅黑檀体果蝇品种,可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①上述杂交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
②F2中翻翅灰体:翻翅黑檀体:正常翅灰体:正常翅黑檀体的比例为
(3)已知长翅果蝇(甲群体)幼虫的正常培养温度为25℃,若将孵化初期的纯合长翅果蝇幼虫放在35℃条件下培养几小时,可得到一些残翅果蝇(乙群体)。若想探究温度改变是否引起长翅基因突变为残翅基因,可做如下实验:让乙群体中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后,在℃条件下培养其孵化初期的幼虫。如果幼虫均发育为翅果蝇,可说明温度改变并没有引起长翅基因突变为残翅基因。

为探究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研究人员依据科学的实验设计原理,在适宜实验条件下,得到下面图甲、图乙的实验结果(注:图中单位时间内CO2和O2的变化量表示光合作用强度或呼吸作用强度)。请据图回答:

(1)由图甲可知,与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温度会影响光全作用的阶段。
(2)当环境温度为40℃时,该植物的有机物净积累量为mg/h。从图中可知,在温度为℃条件下,该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已知图乙是在此温度条件下绘制而成的,若温度改变为35℃,从理论上分析,图乙中b点将向移。
(3)图乙中c点(光饱和点)所代表的含义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