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备甲型H1N5病毒抗体的设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育甲型H1N5病毒抗体转基因奶牛的过程中,①过程属于基因工程中_________的构建,这要求甲型H1N5病毒抗体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_______的启动子。
(2)③过程需将受精卵培养到___________时期再植入母体。暂不移入的胚胎可使用__________方法保存,牛胚胎干细胞(ES)可由这些早期胚胎中分离培养获得,在滋养层细胞上培养能维持_________的状态,对ES细胞进行定向________后可用于器官移植。
(3)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1最可能是_________细胞,筛选出的Ⅱ细胞才既能_________________又能产生特定抗体。
(4)制备单克隆抗体也可以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不同,植物体细胞杂交在细胞融合之前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对细胞进行处理,以除去细胞壁:常用的促融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哺乳动物体细胞核中,有的X染色体常浓缩成染色较深的染色质体,此即为巴氏小体。研究者普遍认为,巴氏小体的形成是与XIST基因的特异性表达有关, 大量的XIST顺式作用在其中一条X染色体上,引发了该条染色质的广泛甲基化,从 而导致异染色质的形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显微镜下观察巴氏小体时,需用 染色后制片。某些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细胞核具有不同数目的巴氏小体,如XXY有1个、XXX有2个、XXX有3个,而XO没有巴氏小体,由此推测X染色体浓缩成巴氏小体的生物学意义是维 持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上 量相同。
(2)为探究胚胎发育早期X染色体上Xist基因的表达与x染色体失活的关系,科研 人员将某种雌鼠的胚胎干细胞(PGK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分别记为X1和 X2(如图1 ),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其中X2的Xist基因敲除,获得XT细胞。对PGK 细胞、XT细胞及由它们分化形成的细胞中E和e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定童分析,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①由图2分析,火多数PGK和XT细胞中的X染色体 。PGK分化细胞中E基因和e基因表达量高于 80%的细胞数目接近相等,说明X染色体失活是 的。
②由图2分析,XT分化细胞中 染色体失活,实验结果表明
③PGK分化细胞的不同细胞中E、e基因表达的差异,是由于这些细胞的 不同。
(3)据上述实验推测,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雄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Xist基因 (填“会”或“不会”)转录。一般情况下,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表现型是

下列是关于植物光合作阳和细胞呼吸的问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某植物种子在水中浸泡,然后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X液面位置与 Y液面位置调至同一水平。下表记录了实验过程中每小时的液面变化情况,实验前浸泡种子的目的是让种子细胞增加 水,使其
代谢增强:装置中X液面逐渐上升到哦原因是 ;实验5至7小时之间,种子细胞的呼吸方式有 ;为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装置中种子的生理活动引起的,需设置另一个相同装置,该装置除试管内金属网上需要放 的同种种子外,其他条件相同。


(h)

(cm)

(h)

(cm)
0
5.0
5
14.5
1
7.0
6
15.5
2
9.0
7
15.8
3
11.0
8
15.8
4
13.0
9
15.8


(2)研究人员利用密闭玻璃容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下列是在温度适宜恒定、CO2浓度为0.03%的条件下测得的相关曲线。得到该曲线的实验中,给植株光照时间共有 h,其中有光照且光照强度一定保持不变的时间段有 (用字母回答),EF段的限制因素最可能为 。当图中S1、S2和S3的面积关系为 时,说明实验结束后植株的干重增加了。
(3)土壤中镁含量减少会导致作物产童下降,原因是 ,从而使光合作用减弱。
(4)为了延长作物生长后期叶片的寿命,可向叶面喷洒的植物激素是

现有甲、乙两个番茄品种(染色体数2n=24),其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光照强度大于500勒克斯时,都不能生长,这是由于它们中的一对隐性纯合基因(aa或bb)作用的结果。取甲乙两品种的花粉分别培养成植株,将它们的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并将两者相混,使之融合,诱导产生细胞团。然后,放到大于500勒克斯光照下培养,结果有的细胞团不能分化,有的能分化发育成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番茄品种花粉经过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而成的植株是 倍体。
(2)将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时,使用____________破除细胞壁。
(3)在细胞融合技术中,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融合后形成 的细胞类型有______种(这里仅考虑2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
(4) 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
(5)细胞融合后诱导产生的细胞团叫_____________。
(6)在大于500勒克斯光照下培养,能分化的细胞团的基因型是_______(这里只考虑2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由该细胞团分化发育成的植株,其染色体数是___________。

农作物收获后,燃烧秸秆会造成大气污染,如何回收利用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某同学设计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分解秸秆,获得糖液→发酵生产乙醇,从而实现再次利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__________为碳源,并在加入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筛选周围有________的菌落。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 。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需要倒置培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__________,在产生乙醇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

2015年10月5日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其提取物青蒿素对疟原虫具有强效的杀灭功能,药效几乎“立竿见影”。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青蒿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调查寄生在大田青蒿体表虫卵种群密度的方法是
(2)碳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 作用和 作用实现的。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 的形式沿着食物链传递。
(3)青蒿大田栽培中,控制其有害动物数量是提高其产量的措施之一,在有害动物种群密度为 (等于k/2大于 k/2小于 k/2) 时,有利于有害动物的防治。
(4)青蒿同化的能量中,不能被其他生物再度利用的能量是
(5)恶性疟疾病人服青蒿素6小时后,疟原虫开始减少, 20小时杀灭率在95%以上,疟疾病症消失,机体康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